陕西柞—山地区冷(水沟)—池(沟)—色(河铺)金钼铜矿带特征及其区域找矿意义

被引:26
作者
张西社 [1 ]
代军治 [2 ]
王瑞廷 [2 ]
王鹏 [1 ]
郭延辉 [1 ]
霍天云 [1 ]
王超 [1 ]
机构
[1]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七一三总队
[2] 西北有色地质勘查局地质勘查院
关键词
金钼铜; 成矿系列; 斑岩; 秦岭; 陕西柞水-山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2 [金属矿床(总论)];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陕西柞—山地区冷(水沟)—池(沟)—色(河铺)金钼铜矿带地处陕西柞—山地区南部,位于小茅岭—陡岭元古宙岛链状隆起带中段,中、南秦岭接合部。该带东西长35.7 km,南北宽7.6 km,已在其中发现多处与燕山期中酸性岩浆活动有关的金钼铜矿床。对带内的冷水沟金铜矿床、池沟金钼铜矿床、色河铺铜矿等主要矿床的地质、矿体、蚀变、矿化规律进行了总结,发现矿化受主斑岩体控制,总体上,往往从斑岩体向围岩,出现内钼、外铜、远金的多金属矿化空间分带性,构成了斑岩型-矽卡岩型-隐爆角砾岩型-构造蚀变岩型金钼铜成矿系列。冷-池-色金钼铜矿带的发现,为中、南秦岭寻找斑岩型钼铜矿床提供了直接证据,拓宽了柞(水)—山(阳)地区的找矿思路和找矿空间。
引用
收藏
页码:1727 / 1742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斑岩铜矿成因探讨.[M].杜琦等; 著.地质出版社.2008,
[2]  
秦岭造山带蛇绿岩、花岗岩和碎屑沉积岩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M].张宗清著; 著.地质出版社.2006,
[3]  
秦岭造山带与大陆动力学.[M].张国伟等著;.科学出版社.2001,
[4]  
秦岭造山与金属成矿.[M].王相等编著;.冶金工业出版社.1996,
[5]  
秦岭热水沉积型铅锌(铜)矿床.[M].祁思敬等著;.地质出版社.1993,
[6]  
边缘转换盆地的构造岩相与成矿.[M].杨志华等著;.科学出版社.1991,
[7]  
陕西柞水-山阳成矿带区域地球化学.[M].张本仁等编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9,
[8]  
秦巴花岗岩.[M].尚瑞钧;严阵等著;.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88,
[9]  
中国斑岩铜(钼)矿床.[M].芮宗瑶;黄崇轲;齐国明等 著.地质出版社.1984,
[10]  
中国大地构造及其演化.[M].黄汲清指导;任纪舜等执笔;.科学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