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中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滞洪库容量的影响研究——以南京市河西地区为例

被引:13
作者
吴运金
张甘霖
赵玉国
杨金玲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城市化; 土地利用变化; 滞洪库容量; 城市洪涝; 生态城市;
D O I
10.13249/j.cnki.sgs.2008.01.017
中图分类号
F293.2 [城市土地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通过对两期Landsat TM遥感影像进行监督分类,提取近20年南京市河西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状况,用转移矩阵、迁移概率和迁移量比重模型来说明河西地区的土地利用变化,并根据地表状况和土壤的压实程度提出了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区域滞洪库容量计算模型,从而估计土地利用变化对水分调节功能的影响。研究发现:①河西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征为以其他土地利用类型向建筑用地的转移为主,旱地内部的转移和水田向旱地(主要是菜地)的转移也占有一定的比重;②由于地表封闭和种植结构的改变导致区域滞洪库容量大量损失,1986年到2003年总滞洪库容量减少了550.40万m3其中因建筑用地面积的增加使地表封闭而减少的滞洪库容量高达482.15万m3,相当于整个研究区域86 mm水深;③局部范围的土壤压实只对局部的滞洪库容量产生影响而对区域的总的滞洪库容量的影响不大,1986年到2003年因土壤压实而减少的滞洪库容量只有3.12万m3,只占总滞洪库容减少量的0.54%。研究表明减少地表封闭是防止城市瞬时洪涝灾害的重要方面。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3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太湖水环境保护:困境与出路 [J].
高超 ;
朱继业 ;
戴科伟 ;
高松 ;
窦贻俭 .
地理科学, 2003, (06) :746-750
[2]   中国不同地区城市化对室内外气温影响的比较研究 [J].
张一平 ;
何云玲 ;
马友鑫 ;
张德山 ;
李佑荣 ;
刘玉洪 .
地理科学, 2003, (01) :42-48
[3]   亚热带地区土地利用对磷素径流输出的影响 [J].
杨金玲 ;
张甘霖 ;
张华 ;
赵玉国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3, (01) :16-20
[4]   基于遥感与GIS的青海湖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研究 [J].
高小红 ;
王一谋 ;
冯毓荪 ;
王建华 ;
马安青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02, (06) :304-309
[5]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以前郭县为例 [J].
秦丽杰 ;
张郁 ;
许红梅 ;
刘湘南 .
地理科学, 2002, (04) :508-512
[6]   厦门市土地利用/覆盖动态变化的遥感检测与分析 [J].
李天宏 ;
韩鹏 .
地理科学, 2001, (06) :537-543
[7]   城市化对土壤环境的影响 [J].
廖金凤 .
生态科学, 2001, (Z1) :91-95
[8]   贵阳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环境效应 [J].
苏维词 .
地理科学, 2000, (05) :462-468
[9]   “土壤水库”的合理调用与防洪减灾 [J].
史学正 ;
梁音 ;
于东升 ;
不详 .
土壤侵蚀与水土保持学报 , 1999, (03) :6-10
[10]  
Forest transitions: towards a global understanding of land use change[J] . Thomas K. Rudel,Oliver T. Coomes,Emilio Moran,Frederic Achard,Arild Angelsen,Jianchu Xu,Eric Lambin.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 2005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