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以来南京都市区空间增长模式分析

被引:17
作者
张振龙 [1 ]
顾朝林 [2 ]
李少星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
[2] 不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城市空间增长; 模式; 影响因素; 南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遥感和GIS技术分析1978年以来南京都市发展区的空间增长模式,并从行政区、环形圈层和方位3个视角进行分析。研究发现:19791988年间南京主城以填充式增长为主,周围城区以外延式发展为主;19882000年间南京主城的空间增长很慢,外围城区以外延增长、线状增长和聚集式增长为主,2000年以后外延式和聚集式增长较其他增长方式更为明显。影响城市空间增长的因素非常复杂,除了社会和经济因素外,城市规划的引导作用以及城市空间结构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旧城改造和新区开发的城市发展策略、城市基础设施和开发区建设是推动城市空间增长的重要力量。
引用
收藏
页码:817 / 82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新城市主义及精明增长之解读 [J].
唐相龙 .
城市问题, 2008, (01) :87-90
[2]   基于遥感的成都市及其周边城镇的扩展 [J].
杨存建 ;
张果 ;
陈军 ;
邓丽丽 ;
王小燕 .
地理研究, 2008, (01) :100-108
[3]   南京市1988-2007年城市扩展空间要素分析 [J].
张振龙 ;
李少星 ;
张敏 .
城市问题, 2007, (09) :25-31
[4]   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用地增长的时空特征分析 [J].
李加林 ;
许继琴 ;
李伟芳 ;
刘闯 .
地理学报, 2007, (04) :437-447
[5]   中国城市化的第四波 [J].
叶嘉安 ;
徐江 ;
易虹 .
城市规划, 2006, (S1) :13-18
[6]  
专家指出:我国城乡建设占地的粗放模式亟待调整[J]. 紫蕊.城市规划通讯. 2006(06)
[7]  
专家指出:我国城乡建设占地的粗放模式亟待调整[J]. 紫蕊.城市规划通讯. 2006 (06)
[8]   全球化、城市化与巨型工程 [J].
赵玉宗 .
城市规划, 2006, (03) :57-62
[9]   遥感变化检测方法研究综述 [J].
张振龙 ;
曾志远 ;
李硕 ;
胡子付 .
遥感信息, 2005, (05) :64-66+59
[10]   城市“摊大饼”式空间扩张的经济学动力机制 [J].
丁成日 .
城市规划, 2005, (04) :5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