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生态系统脆弱性成因与修复

被引:5
作者
孟凯
机构
[1] 黑龙江大学农学院黑龙江哈尔滨
关键词
黑土; 脆弱性; 成因; 修复;
D O I
10.16202/j.cnki.tnrs.2005.02.032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黑土生态系统脆弱性成因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发生发展的潜在条件,人为因素对水土流失的发生发展起了促进和加速作用;遵循生物种群与环境相适应原则,对不同地貌类型导致生物生态分异,生物种群必须与地貌格局相一致;将黑土脆弱区分为3个生态系统进行生态修复。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67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淮河流域生态脆弱区水土保持管理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J].
姚孝友 .
水土保持研究, 2003, (04) :257-261
[2]   鲁中南山地生态脆弱区生态农业建设——以沂蒙山区为例 [J].
赵全科 .
山地学报, 2000, (03) :253-257
[3]   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退化生态系统 [J].
赵平 ;
彭少麟 ;
张经炜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998, (03) :179-186
[4]   山地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荒漠化 [J].
周劲松 .
自然资源学报, 1997, (01) :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