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郊坛官窑与龙泉哥窑的陶瓷学基础研究

被引:25
作者
陈显求
陈士萍
周学林
李家治
朱伯谦
牟永抗
汪济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2]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3] 浙江省博物馆
关键词
哥窑; 陶瓷学; 景德镇; 江西; 官窑; 龙泉;
D O I
10.14062/j.issn.0454-5648.1984.02.011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析了官、哥窑器31种残片胎、釉的化学组成、显微结构和釉的受热行为。研究了郊坛官窑的生烧试样在不同气氛下各个烧成温度时胎、釉的变化。主要的结论如下: 1)在化学组成上,郊坛官窑釉与龙泉哥窑釉异常接近;按釉式以R2O3对RO2作图,两者均落在一个以西斜线限定的狭窄区域内,用下列公式代表: (RO2-a)/(R2O3)=k 式中 k=6.2,而a_右=0.84;a_左=-0.15,帮△a≈1。 (2)修内司官窑釉、故宫传世哥窑釉、清雍正景德镇仿官釉亦落入这个区域而与郊坛官窑及龙泉哥窑釉相近。 (3)物相定量结果证明;呈青玉感的釉,钙长石含5%以上;CAS2、Q和B三相总量均>15~20%,低于此,釉趋于透明。 (4)以胎式按(RO·R2O)对RO2作图,官窑和哥窑在化学组成上有重大差别,分别处于下式: (RO2-2.2)/(R2O+RO)=k (k=8)为代表的界线两边。由此证明“哥窑取土于杭”的说法不足信。
引用
收藏
页码:208 / 225+261 +261-263
页数:21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元大都哥窑型和青瓷残片的显微结构 [J].
陈显求 ;
李家治 ;
黄瑞福 .
硅酸盐学报, 1980, (02) :147-158+217
[2]   龙泉青瓷釉的研究 [J].
李国桢 ;
叶宏明 .
硅酸盐学报, 1964, (01) :1-13+65
[3]  
釉及色料.[M].(日)素木洋一著;刘可栋;刘光跃译;.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79,
[4]  
高压电瓷釉的理化性能.[M].(苏)巴尔札柯夫斯基;В.П.;(苏)杜勃罗沃;С.К.著;程如光;唐振铭译;.科学出版社.1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