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闽浙沿岸上升流的数值研究

被引:12
作者
潘玉萍
沙文钰
机构
[1]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海洋气象系
[2] 解放军理工大学气象学院海洋气象系 江苏南京
[3] 江苏南京
关键词
闽浙沿岸; 上升流; 断面分布; 数值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21 [海流];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将闽浙沿岸作为研究海区,采用σ 坐标下三维斜压非线性的浅海陆架数值模式研究风、边界流 台湾暖流、黑潮、长江冲淡水)、潮及地形等动力因子对上升流形成的影响。结果得出:西南季风是影 (响夏季闽浙沿岸近海岸区域上升流形成的重要因子;台湾暖流对闽浙沿岸上升流的形成起主要作用;黑潮对台湾岛以东海域上升流的形成影响较大;长江冲淡水不利于夏季闽浙沿岸上升流的形成,尤其是浙江沿岸;地形对闽浙沿岸上升流的形成作用较显著; M2 分潮对闽浙近海岸区域及台湾澎佳屿附近海域上升流的形成影响较大;本文在对夏季闽浙沿岸海区水文结构的模拟中,同样得出夏季沿岸的低温高盐区与本文所计算出的三个较强的上升中心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东海和南黄海夏季环流的斜压模式 [J].
王辉 .
海洋与湖沼, 1996, (01) :73-78
[2]   台湾海峡中部北部春、夏季温、盐度结构 [J].
黄荣祥 .
海洋科学, 1991, (04) :53-57
[3]   东海主要水道的流量估算 [J].
赵保仁 ;
方国洪 .
海洋学报(中文版), 1991, (02) :169-178
[4]   台湾海峡中、北部海域的上升流现象 [J].
黄荣祥 .
海洋湖沼通报, 1989, (04) :8-12
[5]   台湾海峡西部海域温、盐度的时间变化 [J].
肖晖 ;
蔡淑惠 ;
曾刚 .
台湾海峡, 1988, (04) :37-45
[6]   台湾海峡西部海域温、盐度分布特征 [J].
肖晖 ;
蔡淑惠 .
台湾海峡, 1988, (03) :17-24
[7]   台湾海峡西部沿岸上升流的研究 [J].
肖晖 .
台湾海峡, 1988, (02) :135-142
[8]   台湾海峡西部海域温、盐度跃层初步分析 [J].
曾刚 ;
肖晖 .
台湾海峡, 1988, (02) :143-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