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茅口期Tubiphytes-叶状藻丘成岩作用研究

被引:1
作者
陈子炓
沈安江
金善燏
鞠天吟
机构
[1] 杭州石油地质研究所
关键词
安徽; (铜陵); 早二叠世; (茅口期); 生物礁; 成岩作用; 孔隙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2 [沉积岩];
学科分类号
070901 ;
摘要
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有压实压溶作用、裂隙作用、胶结作用及溶解作用。成岩作用阶段可划为三期:早期大致为茅口期;中期为晚二叠世初至白垩纪末;晚期为白垩纪末或第三纪初至第四纪。与此相应所经历的成岩环境演化序列大致为:海水成岩环境→浅埋藏成岩环境(浅埋I)→深埋藏成岩环境→浅埋藏成岩环境(浅埋I)→晚期大气淡水成岩环境。指出了深埋有机酸溶解作用形成的次生溶孔是本区最有意义的油前孔隙,大多被沥青所充填。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4+59 +59-60
页数:9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