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 条
广谱、高效的大豆根瘤菌113-2
被引:7
作者:
张学江
周平贞
吴生堂
姜荣文
邓金兰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大豆根瘤菌;
猴子;
结瘤;
根瘤细菌属;
大豆品种;
固氮效率;
广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大豆共生特异性,采取“菌株一品种”组合选择途径,从大豆品种猴子毛根瘤中分离和筛选出了大豆根瘤菌113—2。该菌为典型慢生(MGT=9.33小时)根瘤菌(Bradyrhi-zobium),不同于12个供试抗体/菌株的血清型。水培盆栽试验表明,在春(矮脚早)、夏或秋(猴子毛)播大豆上,比有效菌005、CB1809结瘤竞争力强;具有能量再利用的高效率固氮的氢吸收系统(Hup+);在供试8个品种上均有效固氮,生长40天的地上植株干重平均为不接种的2倍,净固定氮为55.22mgN/株,比005(在矮脚早上)、B15和CB1809(在4个南方推广品种上)有效固氮(干重)更显著(P<0.05),比美国最活性菌株USDA110的自生吸H2提高一倍(P<0.05)。田间菌比试验,在泰兴黑上比B15显著(P<0.05)增产50斤/亩,23%,在矮脚早上比005增产29.3斤/亩,13%。在春播矮脚早、泰兴黑和夏(秋)播鄂豆2号、猴子毛等4个南方推广品种上均比不接种显著(P<0.05)增产,每亩增收大豆24.7—55.0斤,增产8—26.2%。113—2单一菌剂接种春、夏、秋播大豆多点试验,比不接种分别增产13.7、10.8、18.5%(P<0.01)。大豆根瘤菌113—2已供应全国18个省、市、区、83个科研、教学、生产单位试验研究,据不完全统计,已应用面积7万亩以上。春、夏、秋播大豆共87个试验、示范结果,增产次数占90%以上,平均每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0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