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长江口及毗邻海域底栖生物丰度和生物量研究
被引:11
作者:
王延明
[1
]
方涛
[1
]
李道季
[1
]
唐静亮
[2
]
王益鸣
[2
]
刘志刚
[2
]
丁平兴
[1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舟山海洋环境监测站
来源:
关键词:
长江口;
底栖生物;
丰度;
生物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179.4 [水底生物];
学科分类号:
071004 ;
摘要:
2005年夏季对长江口及毗邻海域(长江口、杭州湾和舟山海域)的40个站位进行了底栖生物的分类、组成、丰度、生物量以及多样性的研究。底栖生物共监测到86种,其中以长江口底栖生物种类最多(62种),其次为舟山海区(44种),杭州湾最少(5种);全海域底栖生物生物量平均9.55g/m2,其中以舟山海区最高(12.45 g/m2),长江口次之(8.52 g/m2),最低为杭州湾(0.53 g/m2);栖息密度平均为86个/m2,其中以长江口最高(138个/m2),舟山海区次之(33个/m2),杭州湾最少(4个/m2);各海区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以舟山海区最高(1.28),长江口和杭州湾多样性指数均小于1,尤其是杭州湾仅为0.33;底栖生物的沙漠化程度较重,长江口、杭州湾及舟山海区生物量为零的站位分别占了31.2%、33.3%、13.3%。将以上结果与近十年来的积累调查资料比较显示,底栖生物生存环境仍较恶劣,长江口和杭州湾海域仍有三分之一的区域呈现沙漠化,但这种恶化趋势已得到初步遏制。
引用
收藏
页码:366 / 370+382
+382
页数:6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