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气候条件下降水变化的“西风模态”空间范围及其影响因子初探

被引:18
作者
黄伟 [1 ]
陈建徽 [1 ]
张肖剑 [1 ]
FENG Song [2 ]
陈发虎 [1 ]
机构
[1]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
[2] Department of Geosciences,University of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西风模态核心区”空间范围; 年代际-年际; 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 印度夏季风降水(ISMP);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 [降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全新世轨道-千年-百年-年代际尺度上中纬度亚洲内陆干旱区的湿度/降水变化与东亚季风区呈现出错/反位相的变化,简称为中纬度内陆干旱区气候变化的"西风模态",但至今对气候变化"西风模态"的适用空间范围及其影响因子缺乏深入研究.针对整个中纬度欧亚大陆(30°60°N,0°130°E),使用1960~2010年GPCC,CRU和CPC三个降水数据集的逐月降水资料,分别对冬、夏季降水的年际、年代际信号进行EOF分析,发现现代气候背景下的降水变化"西风模态"在夏季年代际尺度表现最为显著,亚洲中部内陆干旱区部分区域的年代际夏季降水与其东部的中纬度东亚季风区和西部的地中海周边地区均呈现出相反变化的空间格局,在中纬度欧亚大陆表现出"-+-"的空间变化模态.据此划分出气候变化"西风模态"核心区域,即西部以里海(约50°E)为界,东部到河西走廊西界(约90°E),南北界限与亚洲中部干旱区南北界线吻合(约36°54°N),整体相当于中亚和中国新疆干旱区,本文将其命名为"西风模态核心区".依据逐月NCEP/NCAR再分析数据,探讨了亚洲中部干旱区气候变化"西风模态"的成因,发现其不但与中纬度大气环流的纬向波动传播及印度夏季风降水异常之间的共同作用有直接联系,而且与大西洋多年代际振荡(AMO)也密切相关.
引用
收藏
页码:379 / 38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 [1] Interannual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in the mid-latitude Asia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large-scal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J]. HUANG Wei,CHEN FaHu,FENG Song,CHEN JianHui,ZHANG XiaoJian.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3(32)
  • [2] 新疆夏季降水年代际转型的归因分析
    陈活泼
    孙建奇
    范可
    [J]. 地球物理学报, 2012, 55 (06) : 1844 - 1851
  • [3] 全球变暖背景下中亚干旱区降水变化特征及其空间差异
    陈发虎
    黄伟
    靳立亚
    陈建徽
    王劲松
    [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1, 41 (11) : 1647 - 1657
  • [4] 中世纪暖期、小冰期与现代东亚夏季风环流和降水年代-百年尺度变化特征分析
    周秀骥
    赵平
    刘舸
    周天军
    [J]. 科学通报, 2011, 56 (25) : 2060 - 2067
  • [5] 中纬度亚洲现代间冰期气候变化的“西风模式”讨论
    陈发虎
    陈建徽
    黄伟
    [J]. 地学前缘, 2009, 16 (06) : 23 - 32
  • [6] 新疆气候的干湿变化及其趋势预估
    姜大膀
    苏明峰
    魏荣庆
    刘宝
    [J]. 大气科学, 2009, 33 (01) : 90 - 98
  • [7] 青藏高原南北降水变化差异研究
    段克勤
    姚檀栋
    王宁练
    田立德
    徐柏青
    [J]. 冰川冻土 , 2008, (05) : 726 - 732
  • [8] 北大西洋涛动对新疆夏季降水异常的影响
    杨莲梅
    张庆云
    [J]. 大气科学 , 2008, (05) : 1187 - 1196
  • [9] 1951~2004年中国北方干旱化的基本事实
    马柱国
    符淙斌
    [J]. 科学通报, 2006, (20) : 2429 - 2439
  • [10] 亚洲季风环流在20世纪70年代末之后的减弱(英文)
    王会军
    [J]. AdvancesinAtmosphericSciences, 2001, (03) : 376 - 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