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对坡耕地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被引:58
作者
张洁 [1 ]
姚宇卿 [1 ]
金轲 [2 ]
吕军杰 [1 ]
王聪慧 [1 ]
王育红 [1 ]
李俊红 [1 ]
丁志强 [1 ]
机构
[1] 洛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 中国农科院农业资源与区划所
关键词
微生物量碳; 微生物量氮; 有机碳; 全氮; 保护性耕作; 坡耕地;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7.04.029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长期定位试验(1999年开始保护性耕作,2004年采样测定),研究了豫西旱区坡耕地不同保护耕作对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微生物量碳(SM B-C)、微生物量氮(SM B-N)的影响。结果表明:深松覆盖和免耕覆盖耕层有机碳、全氮较传统耕作均有增加,其中深松覆盖耕作下有机碳含量最高,为6.79 g/kg,比传统耕作增加了13.82%;免耕土壤全氮含量最高为0.797 g/kg,比传统耕作增加了10.42%;土壤有机碳、全氮随着土层的加深逐渐降低;长期保护性耕作(免耕、深松)显著增加了土壤微生物碳、氮含量,0~20 cm免耕和深松的土壤SM B-C、SM B-N含量分别较传统耕作增加79.3%,19.9%和17.92%,8.13%。长期耕作导致坡耕地土壤微生物碳、氮具有不同程度的坡下富集现象。土壤SM B-C与全氮、SM B-N呈显著正相关。由于微生物量C、N可作为评价土壤质量的生物学指标,因此可以认为,长期保护性耕作(免耕和深松)可以提高豫西旱区坡耕地土壤质量,增加土壤肥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26 / 12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保护性耕作对土壤微生物特性及酶活性的影响
    王芸
    韩宾
    史忠强
    邵国庆
    江晓东
    宁堂原
    焦念元
    李增嘉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6, (04) : 120 - 122+142
  • [2] 土壤保持耕作——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优先领域
    王小彬
    蔡典雄
    华珞
    Hoogmoed W B
    Oenema O
    Perdok U D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4) : 741 - 749
  • [3] 洞庭湖典型湿地土壤碳、氮和微生物碳、氮及其垂直分布
    彭佩钦
    张文菊
    童成立
    王小利
    蔡长安
    不详
    [J]. 水土保持学报 , 2005, (01) : 49 - 53
  • [4] 氮磷肥对黑土玉米农田生态系统土壤微生物量碳、氮的影响
    王继红
    刘景双
    于君宝
    王金达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1) : 35 - 38
  • [5] 长期免耕与施用有机肥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影响
    徐阳春
    沈其荣
    冉炜
    [J]. 土壤学报, 2002, (01) : 83 - 90
  • [6] 持续农业中的土壤生物指标研究
    任天志
    [J].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01) : 71 - 78
  • [7] 红壤不同利用方式下的微生物量研究
    陈国潮
    何振立
    [J]. 土壤通报, 1998, (06) : 37 - 39
  • [8] 耕作对土壤生物碳动态变化的影响
    翟瑞常,张之一
    [J]. 土壤学报, 1996, (02) : 201 - 210
  • [9] 秸秆覆盖免耕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养分转化的研究
    高云超,朱文珊,陈文新
    [J]. 中国农业科学, 1994, (06) : 41 - 49
  • [10] 土壤农化分析[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鲍士旦主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