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港段六拨油田网状河沉积及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被引:9
作者
侯加根
焦巧平
幸华刚
王秀娟
不详
机构
[1] 石油大学
[2] 石油大学 山东东营
[3] 山东东营
关键词
沉积微相; 储层非均质性; 网状河; 段六拨油田; 大港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大港段六拨油田孔一段枣0油组为网状河沉积。通过岩心和测井数据观察,分析了本区网状河沉积的特征,划分出网状河砂坝、网状河道、网状河叉道、河道间、天然堤和泛滥平原6种沉积微相,并分析了每种微相的沉积和平面展布特征。由于网状河沉积能量较小,岩性细,具有多旋回性,表现为较强的层内、层间非均质性。平面上储层非均质性主要受控于沉积微相。由于网状河相变快,所以本区储层平面非均质性较强。
引用
收藏
页码:399 / 40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网状河比较沉积学研究 [J].
尹寿鹏 ;
谢庆宾 ;
管守锐 .
沉积学报, 2000, (02) :221-226
[2]   网状河流体系的基本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王随继 ;
黎劲松 ;
尹寿鹏 .
地理科学, 1999, (05) :422-427
[3]   河流比较沉积学与河流砂岩油藏开发 [J].
尹寿鹏 ;
任明达 ;
王随继 .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1998, (01) :30-40
[4]  
沉积岩石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冯增昭主编, 1993
[5]  
Anastomosed river deposits: modern and ancient examples in Alberta, Canada. Smith D G,Putnam P E. Canadian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 1 980
[6]   根据河道形态和沉积物特征的河流新分类 [J].
王随继 ;
任明达 .
沉积学报, 1999, (02) :75-81
[7]   苏北溱潼凹陷台兴油田储层非均质性研究 [J].
肖蔚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2, (06) :523-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