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植被恢复过程对土壤剖面矿质氮累积影响——以纸坊沟流域试验区为例

被引:7
作者
黄思光
李世清
王启勇
杨改河
张兴昌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陵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陕西杨陵
关键词
黄土高原; 植被恢复; 硝态氮;
D O I
10.13870/j.cnki.stbcxb.2004.06.014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不同植被类型和不同植被恢复年限,在位于半干旱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延安安塞纸坊沟流域采集68个剖面样品,探讨植被恢复过程土壤剖面中残留矿质态氮的变化;同时采取该流域连续14年施用不同肥料处理的坡地长期定位试验剖面土样,研究连续施肥对农田土壤剖面残留NO3--N累积的影响。结果表明,NH4+-N在土壤剖面中的分布和累积基本不受植被恢复及植类型的影响,但NO3--N在土壤剖面中的累积量随植被恢复而下降。林地、草地和农田0~50cm土层平均累积的NO3--N分别为17 4kg/hm2,14 9kg/hm2和39 9kg/hm2;林地和草地剖面中NO3--N累积量所占矿质氮总累积量比例远小于NH4+-N,而对农田土壤,剖面中NO3--N累积量所占比例与NH4+-N所占比例基本相当;农田土壤剖面中NO3--N累积量所占比例显著大于林地和草地。长期定位试验结果进一步证明了在农田连续施用氮肥会显著增加土壤剖面中残留NO3--N累积,当农田退耕还林还草后,累积的这一部分NO3--N因植物吸收利用、土壤生物固定和损失等途径而下降,最终达到低而稳定的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干旱半干旱地区农田土壤NO3-N深层积累及其影响因素 [J].
郭胜利 ;
张文菊 ;
党廷辉 ;
吴金水 ;
郝明德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4) :584-591
[2]   高产农田土壤硝态氮淋失与地下水污染动态研究 [J].
刘光栋 ;
吴文良 ;
不详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 2003, (01) :97-99
[3]   石灰性土壤剖面氮素的矿化和硝化作用 [J].
李世清 ;
李生秀 ;
李凤民 .
兰州大学学报, 2000, (01) :102-108
[4]   石灰性土壤中NH—N的硝化与NH—N的粘土矿物固定 [J].
李世清 ;
卜彤英 ;
李生秀 ;
不详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1993, (S1) :99-107
[5]   Carbon and nitrogen in soil and vegetation at sites differing in successional age [J].
De Kovel, CGF ;
Van Mierlo, AJEM ;
Wilms, YJO ;
Berendse, F .
PLANT ECOLOGY, 2000, 149 (01) :43-50
[6]  
中国土壤氮素.[M].朱兆良;文启孝主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