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对铜离子的专性吸附及其特征的研究

被引:41
作者
武玫玲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铜离子; 黄泥土; 专性吸附; 配位体交换; 铜浓度; 砖红壤; 赤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供试土壤专性吸附铜的等温线均符合Langmuir方程。红壤吸附量最低,砖红腹与黄泥土最大吸附量相近,但在铜浓度低时砖红壤吸铜量远低于黄泥土,而在高浓度则反之。土壤专性吸附铜是在溶液中Na+浓度比Cu2+高8.3—100倍条件下,Na+离子仍不足以与之竞争的那些专性吸附点所吸持的铜。按其解吸条件区分为松结合铜(可为N NH4Cl解吸)和紧结合铜(仅能为0.1 N HCl解吸)两种。紧结合铜受平衡溶液铜浓度影响很小,所占据的吸附点对Cu2+有较强亲和力。松结合铜则随平衡铜溶液浓度增大而增加,符合Langmuir方程。对于砖红壤和黄泥土,在铜浓度低时紧结合铜>松结合铜;浓度高时则反之。红壤专性吸附铜始终以松结合铜为主。三种土壤比较,紧结合铜是砖红壤>黄泥土>红壤;松结合铜则是黄泥土>砖红壤>红壤。造成这些差别的原因可能与土壤性质、氧化物、有机质和粘土矿物组成等不同有关。用平衡法研究三种土壤专性吸附铜在不同浓度NH4Cl和HCl溶液中的解吸表明,可进一步区分为三或四种不同的结合状况。红壤对铜吸附容量最小,且最易解吸。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土壤矿质胶体的可变电荷表面对重金属离子的专性吸附 [J].
武玫玲 .
土壤通报, 1985, (02) :89-94
[2]   土壤对铜离子专性吸附特性的初步研究 [J].
武玫玲 ;
陈家坊 .
环境化学, 1983, (01) :61-68
[3]   可变电荷土壤 [J].
于天仁 .
土壤通报, 1981, (05) :40-45
[4]   苏南水稻土对铜离子专性吸附的初步研究 [J].
武玫玲 ;
陈家坊 .
土壤学报, 1981, (03) :234-243
[5]   苏南地区水稻土表观络合能力的初步研究 [J].
陈家坊 ;
武玫玲 .
土壤学报, 1979, (02) :138-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