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话语的抗争——以公民社会理论为视角

被引:4
作者
石义彬
吴鼎铭
机构
[1]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民间影像; 新媒体; 公民社会;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近几年,大量来自民间个体的影像在互联网上不同程度地推动了新媒体事件的发展和转折,成为普通受众参与公共事件的有效手段,也为学界讨论新媒体的政治与社会功能提供了新的视角。民间影像首先是一种民间意识形态的自我呈现和复调式影像话语叙事,同时,它以一种真实"在场"的方式重新呈现公共事件的多维度历史事实,有力地推动了人们在互联网平台上的理性交流以及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最终促进了公民社会的建构。
引用
收藏
页码:109 / 11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网络.[M].蔡文之;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2]  
公众舆论.[M].(美)沃尔特·李普曼(WalterLippmann)著;阎克文;江红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3]  
理解大众文化.[M].(美)约翰·费斯克(JohnFiske)著;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4]  
单向度的人.[M].(美)马尔库塞(Marcuse;H.)著;刘 继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
[5]   民间影像时代的电视传播策略 [J].
阎安 .
视听界, 2003, (05) :40-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