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肩星天牛成虫发生期及种群数量变动规律研究

被引:6
作者
高瑞桐
李国宏
王克东
孙金钟
机构
[1]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保护研究所
[2] 山东省沂南县林业局
[3] 河南省林业科学研究所
关键词
光肩星天牛,成虫发生期,预测,种群动态;
D O I
10.13275/j.cnki.lykxyj.1997.06.010
中图分类号
S763.38 [鞘翅目害虫];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利用诱饵树法预测光肩星天牛成虫发生期进行了研究。光肩星天牛种群发生数量与杨树品种、树龄及天气积分指数有密切关系。露伊莎杨上的卵量分别为I-214杨和I-69杨的2.7倍和14.5倍。I-69杨3年生树上的卵量为5年生树的8倍。低龄幼虫越冬前的存活率与6~9月份的天气积分指数呈正相关。光肩星天牛种群数量的消长规律,初步认为为5a一个周期。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6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光肩星天牛预测预报的研究 [J].
赵瑞良 ;
吕晓宏 ;
武祥云 .
山西林业科技, 1991, (04) :26-29
[2]   栽植苦楝隔离带和糖槭诱饵树防治光肩星天牛试验 [J].
孙金钟 ;
赵忠懿 ;
茹桃勤 ;
钱振国 ;
宋小菊 .
森林病虫通讯, 1990, (02) :10-12
[3]   光肩星天牛的生物学及其防治 [J].
余恩裕 .
吉林林业科技, 1990, (01) :26-27
[4]   光肩星天牛发生危害及防治 [J].
孙长春 .
宁夏农林科技, 1987, (02) :22-25
[5]   光肩星天牛对不同杨树品种危害程度的差异及其原因 [J].
汪永俊 ;
张纪林 ;
秦旦仁 ;
李国钊 ;
王运明 ;
王从有 ;
李长胜 ;
冯梦耕 .
江苏林业科技, 1985, (04) :34-36
[6]   不同杨树品种对光肩星天牛抗虫性的调查研究 [J].
秦锡祥 ;
高瑞桐 ;
李吉震 ;
郝为全 ;
刘孔钧 .
林业科学, 1985, (03) :310-314
[7]  
昆虫数学生态学[M]. 科学出版社 , 丁岩钦著, 1994
[8]  
中国森林昆虫[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萧刚柔主编, 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