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城镇居民住房支付能力测度与比较
被引:11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解海
[
1
,
2
]
洪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洪涛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靳玉超
[
1
]
机构
:
[1]
哈尔滨工业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2]
哈尔滨学院
来源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3年
/ 33卷
/ 04期
关键词
:
住房支付能力;
房价收入比;
住房可支付性指数;
剩余收入法;
D O I
:
10.15896/j.xjtuskxb.2013.04.011
中图分类号
:
F293.3 [房地产经济];
学科分类号
:
1201 ;
020205 ;
摘要
:
根据房价收入比、住房可支付性指数和剩余收入法的不同适用性,对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可支付能力及其时序变动、区域差异和收入阶层差异进行了测度与比较。结果表明,最低收入和低收入阶层的收入能力无法在住房市场中实现其住房需求;中等收入及以下各阶层住房支付能力呈下降趋势,且区域差异持续扩大;中国城镇住房供应结构不尽合理,各收入阶层与相应住房类型匹配性不完善,中低收入阶层城镇居民面临着较严重的住房压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房价收入比的起源、算法与应用:基于文献的讨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清勇
.
财贸经济,
2011,
(12)
:114
-119+135
[2]
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分解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瞿晶
;
姚先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姚先国
.
统计研究,
2011,
28
(11)
:50
-55
[3]
住房负担能力测度方法研究综述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杰
;
朱旭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
朱旭丰
.
城市问题,
2010,
(02)
:91
-96
[4]
剩余收入法、供需不匹配性与住房可支付能力的衡量——基于上海的考察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仁
;
郝前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郝前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杰
.
世界经济文汇,
2010,
(01)
:39
-49
[5]
基于收入余额指标的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评价模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余凌志
;
屠梅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屠梅曾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8,
(09)
:1506
-1510
[6]
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1991—2005
[J].
张清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张清勇
.
财贸经济,
2007,
(04)
:79
-84+129
[7]
对房价收入比科学涵义的再探讨
[J].
沈久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沈久沄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6,
(06)
:75
-79
[8]
Housing Cost Burden, Poverty Status, and Economic Hardship among Low-income Families[J] . Yoko Mimura.Journal of Family and Economic Issues . 2008 (1)
←
1
→
共 8 条
[1]
房价收入比的起源、算法与应用:基于文献的讨论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清勇
.
财贸经济,
2011,
(12)
:114
-119+135
[2]
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分解研究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瞿晶
;
姚先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姚先国
.
统计研究,
2011,
28
(11)
:50
-55
[3]
住房负担能力测度方法研究综述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杰
;
朱旭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产业经济学系
朱旭丰
.
城市问题,
2010,
(02)
:91
-96
[4]
剩余收入法、供需不匹配性与住房可支付能力的衡量——基于上海的考察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仁
;
郝前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复旦大学经济学院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郝前进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陈杰
.
世界经济文汇,
2010,
(01)
:39
-49
[5]
基于收入余额指标的城镇低收入家庭住房支付能力评价模型
[J].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余凌志
;
屠梅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
屠梅曾
.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2008,
(09)
:1506
-1510
[6]
中国城镇居民的住房支付能力:1991—2005
[J].
张清勇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
张清勇
.
财贸经济,
2007,
(04)
:79
-84+129
[7]
对房价收入比科学涵义的再探讨
[J].
沈久沄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人民大学
沈久沄
.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06,
(06)
:75
-79
[8]
Housing Cost Burden, Poverty Status, and Economic Hardship among Low-income Families[J] . Yoko Mimura.Journal of Family and Economic Issues . 2008 (1)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