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大兴安岭中南段区域构建演化及其成矿作用
被引:7
作者
:
牛树银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家庄经济学院地质调查研究院
牛树银
郭利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家庄经济学院地质调查研究院
郭利军
王宝德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家庄经济学院地质调查研究院
王宝德
孙爱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家庄经济学院地质调查研究院
孙爱群
王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石家庄经济学院地质调查研究院
王硕
机构
:
[1]
石家庄经济学院地质调查研究院
[2]
内蒙古地质矿产开发局地矿处
来源
:
西部资源
|
2005年
/ 01期
关键词
:
成矿作用;
大兴安岭;
核部;
地质作用;
韧性剪切带;
变质杂岩;
构造扩容带;
岩浆活动;
成矿元素;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548 [区域构造地质学];
P611 [矿床成因];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大兴安岭中南段是我国东部重要的成矿集中区之一,是振兴东北的重要资源基地。近年来这里的地质找矿工作取得了很大进展,并发现某些内生金属矿床具有独特的成矿特征,有极大的理论和实践研究意义。因此,急需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研究大兴安岭地区的成矿作用,总结成矿规律,明确找矿方向,归纳建立找矿模型,指导新一轮地质找矿,以期实现地质找矿理论上的重要进展与找矿实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46
页数:3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