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种诸葛菜变种群的核型研究

被引:7
作者
李子先
曹熙德
刘东旭
刘俊
张作仕
贾勇炯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四川大学生物系!四川成都
关键词
中国种诸葛菜; 核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5.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对中国种诸葛菜变种群(色括原变种及三个变种)作了大样本核型分析,结果显示:染色体相对长度从长到短呈渐缓梯度变化,次缢痕位置大多出现在第11对染色体上,一部分次缢痕变化不定.臂比指数极端变幅大,按众数求得的染色体类型是:2n=24=18m(2st)+6sm(2st).核型对称性分析结果是1A一2A,属于最对称性.核中有较高频率的B染色体,47个细胞中有24个出现1—4个B染色体.从以上细胞学观察结果推测,该变种群在长期系统发育过程中已发生较大的遗传变异.
引用
收藏
页码:595 / 60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野生种质诸葛菜的研究 [J].
李子先 ;
曹熙德 ;
张作仕 ;
贾勇炯 .
生物学杂志, 1991, (05) :13-16
[2]   油菜品质改良的重要天然遗传资源——诸葛菜(ORYCHOPHRAGMUS VIOLACEUS)利用前景展望 [J].
曹熙德 ;
李子先 .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1989, (02) :71-74
[3]  
中国高等植物科属检索表[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主编,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