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变化敏感区温度因子对农用地等别的影响评价

被引:5
作者
云雅如 [1 ]
郧文聚 [2 ]
苏强 [2 ]
赵烨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水环境模拟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国土资源部土地整理中心
关键词
气候变化敏感区; 温度因子; 农用地; 光温生产潜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1 [耕地管理与保护];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东北地区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也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由气候变化引起的主要粮食作物生长期、分布状况及农用地产能变化趋势,已成为全球变化研究和国土资源管理的重要议题。该文以东北粮食主产区的21个气象站点1960~2005年日均温资料,并结合国家农用地分等规程中的指定作物光温生产潜力数据为基础,利用方差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构建光温生产潜力模型,探讨5~9月累积平均温度同玉米和大豆光温生产潜力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东北气候敏感区表现出明显的增温趋势;2)温度与玉米和大豆光温生产潜力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未来温度增幅在3.89℃的情景下,玉米光温生产潜力可增加217.6kg/hm2,大豆光温生产潜力可增加72.6kg/hm2,可使农用地等别提高10%左右;3)同时两种作物的适宜区均发生明显的北移东扩现象。
引用
收藏
页码:113 / 1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