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鱼人工繁殖研究工作的现状与展望(综评)

被引:7
作者
刘筠
机构
[1] 湖南师范学院生物系
关键词
性成熟; 湖南; 人工繁殖; 繁殖方法; 过熟卵子; 卵黄核; 产卵类型; 受精孔; 胚胎发育; 性腺发育; 耗氧率; 放射膜; 发育过程; 滤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青、草、鲢、鳙(以下简称家鱼)是我国淡水养殖主要的经济鱼类。养殖的历史起于唐朝。长期以来,人们认为在池塘坏境中生长起来的家鱼不能繁殖,所持的理由是池养家鱼性腺不发育。因此,千多年来,鱼种的来源,完全依靠江河捕捞。 解放以后,在党的正确领导下,水产科学和生物科学工作者解放了思想,对于以往认为生长在池塘坏境中的家鱼性腺不发育的看法,觉得有重新审查的必要,特别是在大跃进的年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8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 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