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夜间灯光数据分析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均衡特征

被引:14
作者
周玉科 [1 ]
高锡章 [2 ]
倪希亮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遥感与数字地球研究所遥感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夜间灯光; VIIRS; 社会经济发展; 不均衡;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081102 ; 0816 ; 081602 ; 083002 ; 1404 ;
摘要
夜间灯光遥感数据与人口和经济变量具有较好的相关性,已经广泛用于研究城市扩张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采用VIIRS灯光数据定量化地分析了我国30个省(直辖市)的灯光辐射值对GDP、人口统计数据的响应情况。利用线性回归方法从地级市和省级两个尺度分析了灯光、GDP和人口的相关性。研究发现灯光辐射值与GDP、人口在多个空间尺度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性。采用经济学研究中常用的基尼(Gini)系数和不对称洛伦兹(Lasym)系数,从地级市和县级尺度上计算各省灯光、GDP和人口对应的得分值,探索各省社会经济不均衡情况。结果表明:各省在县级尺度上的不均衡比地级市尺度上严重;人口加权的灯光不均衡系数表明我国西部不发达地区的社会经济不均衡情况比东部发达地区严重。灯光Lasym系数表明不均衡状况比较严重的省份主要是由个别比较发达的区域引起。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灯光数据探索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情况,可以从不同空间尺度分析问题,弥补了常规统计数据时间和空间不连续的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1107 / 111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基于城镇居民用地再分类的人口数据空间化方法研究——以长江中游4省为例 [J].
王珂靖 ;
蔡红艳 ;
杨小唤 ;
张远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5, (05) :987-995
[2]   1978-2010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态势及原因探析 [J].
金虎斌 .
商业时代, 2012, (05) :129-130
[3]  
谋求中国城乡失衡的破解思路:发展农村经济——来自1978-2008年的证据[J]. 张宗益,周靖祥.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1(05)
[4]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和极化的演化分析 [J].
李迁 ;
潘建成 ;
杜建国 .
统计研究, 2006, (12) :36-41
[5]   1952003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均衡的长期变化态势 [J].
郭腾云 ;
徐勇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1) :21-30
[6]  
中国人口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 2006
[7]  
Quantitative estimation of urbanization dynamics using time series of DMSP/OLS nighttime light data: A comparative case study from China's cities[J] . Ting Ma,Chenghu Zhou,Tao Pei,Susan Haynie,Junfu Fan.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 2012
[8]  
Evaluating China's road to prosperity: A new economic geography approach[J] . Mark Roberts,Uwe Deichmann,Bernard Fingleton,Tuo Shi.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 2012 (4)
[9]  
The spatial-temporal hierarchy of regional inequality of China[J] . Yingru Li,Y.H. Dennis Wei. Applied Geography . 2009 (3)
[10]  
Effects of income inequality on China’s economic growth[J] . Duo Qin,Marie Anne Cagas,Geoffrey Ducanes,Xinhua He,Rui Liu,Shiguo Liu. Journal of Policy Modeling . 20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