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垄作保护性耕作方式对玉米产量效应的影响研究

被引:13
作者
张雯
衣莹
侯立白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农学院
关键词
垄作保护性耕作; 产量; 灌浆速率; 干物质积累量;
D O I
10.13597/j.cnki.maize.science.2007.05.029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比较研究了不同垄作保护性耕作方式对玉米产量及其形成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垄作保护性耕作方式具有明显的增产效果,留茬免耕、留茬覆盖和灭茬免耕分别比传统耕作增产12.0%、13.6%和7.8%。垄作保护性耕作方式的干物质积累量和株高均表现为作物生长发育的前期低于传统耕作,在拔节期以后逐渐赶上并超过传统耕作,其单株干物重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留茬覆盖>留茬免耕>灭茬免耕,平均株高整齐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灭茬免耕>传统耕作>留茬免耕>留茬覆盖。不同耕作方式玉米灌浆速率不同,其中保护性耕作方式玉米灌浆速率的优势表现在授粉15d以后。垄作保护性耕作方式的玉米穗行数、行粒数均优于传统耕作,其中又以留茬覆盖方式最佳,分别比传统耕作高出0.85和1.40个百分点。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99+103 +10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东北地区保护性耕作研究进展与建议 [J].
李宝筏 ;
杨文革 ;
王勇 ;
邱立春 ;
吴仕宏 ;
王瑞丽 ;
林静 .
农机化研究, 2004, (01) :9-13
[2]   旱作麦田秸秆覆盖的生态综合效应研究 [J].
巩杰 ;
黄高宝 ;
陈利顶 ;
傅伯杰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3, (03) :69-73
[3]   保护耕作研究进展及前景展望 [J].
贾树龙 ;
任图生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3, (03) :158-160
[4]   冷寒风沙区保护性耕作种植试验 [J].
王世学 ;
高焕文 ;
李洪文 .
农业工程学报, 2003, (03) :120-123
[5]   作物垄作栽培增产机理及技术研究进展 [J].
王旭清 ;
王法宏 ;
任德昌 ;
曹宏鑫 .
山东农业科学, 2001, (03) :41-45
[6]   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法与传统耕作法的田间对比试验 [J].
杜兵 ;
邓健 ;
李问盈 ;
寥植犀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2) :55-58
[7]   秸秆覆盖对土壤水分及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J].
丁昆仑 ;
M.J.Hann ;
不详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 1999, (06) :3-5+46
[8]   可持续机械化旱作农业研究 [J].
高焕文,李洪文,陈君达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9, (01) :60-65
[9]  
中国北方旱区农业研究[M]. 中国农业出版社 , 信乃诠等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