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共同侵权制度的再探讨

被引:15
作者
周友军
机构
[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共同侵权; 共同加害行为; 拟制的共同加害行为; 共同危险行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在侵权法立法之际,我们应当再次探讨该制度,以构建完整的、妥当的共同侵权制度。就共同加害行为而言,行为的"共同"的认定应采共同故意说,行为人应承担连带责任。就拟制的共同加害行为而言,应妥当认定教唆人和帮助人,同时应以责任能力为基础,来确立教唆或帮助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时的责任承担。就共同危险行为而言,它是指加害人不明,行为人应承担连带责任,并可以通过举证因果关系不存在而免责。此外,共同加害行为制度不能扩张适用于无过错责任案件,而共同危险行为制度可以扩张适用于无过错责任案件;团伙成员的责任制度不宜规定在侵权法之中。
引用
收藏
页码:85 / 91+190 +19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论我国过错侵权的一般条款 [J].
周友军 .
法学, 2007, (01) :88-98
[2]   共同侵权行为及其责任的侵权责任法立法抉择 [J].
杨立新 .
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6, (05) :1-12
[3]   论意思联络作为共同侵权行为构成要件的意义 [J].
程啸 .
法学家, 2003, (04) :94-102
[4]  
侵权责任法原理与案例教程.[M].杨立新; 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5]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草案建议稿及说明.[M].杨立新; 主编.法律出版社.2007,
[6]  
日本侵权行为法.[M].于敏; 著.法律出版社.2006,
[7]  
中国民法典学者建议稿及立法理由.[M].王利明等撰稿;.法律出版社.2005,
[8]  
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及理由.[M].梁慧星; 主编.法律出版社.2004,
[9]  
中国民法典草案建议稿附理由.[M].梁慧星[主编];.法律出版社.2004,
[10]  
民法债编总论.[M].陈荣隆修订;郑玉波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