湍流聚并器流场和颗粒运动轨迹模拟

被引:78
作者
刘忠
刘含笑
冯新新
张卫锋
李怀亮
邢振中
机构
[1] 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
关键词
超细颗粒物; 聚并; 流场; 颗粒轨迹; 数值模拟;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12.14.019
中图分类号
TM621.73 [];
学科分类号
080802 ;
摘要
颗粒物聚并技术是强化对超细颗粒粉尘收集的有效方法。基于FLUENT软件对聚并器内流场和颗粒轨迹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流场模拟的结果表明,聚并器内的涡发生装置可以产生不同尺度的涡,为超细颗粒的碰撞聚并创造了条件。分别在不同流速、不同粒径以及有无荷电的情况下模拟颗粒在聚并器内的运动情况。结果表明,流速越大,颗粒受湍流影响越大,发生碰撞聚并的几率也就越大;大颗粒受湍流影响较小,小颗粒较容易受到湍流的影响,从而大小颗粒之间发生明显的相对运动,增大碰撞聚并几率;荷电可以使粒子间的引力明显增强,使湍流对粒子运动的影响更明显,有效地增加粒子的碰撞几率。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荷电器内煤粉荷电颗粒运动轨迹仿真 [J].
刘伟军 ;
陈拴柱 ;
张书华 .
煤炭转化, 2009, 32 (03) :60-64
[2]   均匀磁场中燃煤可吸入颗粒物聚并实验研究 [J].
李永旺 ;
赵长遂 ;
吴新 ;
鲁端峰 ;
韩松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11) :21-26
[3]  
Large Eddy Simulation of Particle Wake Effect and RANS Simulation of Turbulence Modulation in Gas-Particle Flows[J]. 曾卓雄,周力行,祁海鹰.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2007(01)
[4]   电厂除尘设施对PM10排放特征影响研究 [J].
易红宏 ;
郝吉明 ;
段雷 ;
李兴华 ;
郭兴明 .
环境科学, 2006, (10) :1921-1927
[5]   外加声场对增加PM碰撞几率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凡凤仙 ;
袁竹林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6, (11) :12-16
[6]   用多重蒙特卡罗算法研究超细微颗粒物同时发生的凝并和破碎 [J].
赵海波 ;
郑楚光 ;
徐明厚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16) :96-101
[7]   声波对悬浮PM2.5作用的数值研究 [J].
袁竹林 ;
李伟力 ;
魏星 ;
凡凤仙 ;
沈湘林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5, (08) :121-125
[8]   用离散颗粒数值模拟对陶瓷过滤器过滤特性的研究 [J].
蔡桂英 ;
袁竹林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 (12) :206-210
[9]  
煤粉炉PM10/PM2.5排放规律的试验研究[J]. 刘建忠,范海燕,周俊虎,曹欣玉,岑可法.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3(01)
[10]   颗粒在湍流气流中运动的受力分析 [J].
施学贵 ;
徐旭常 ;
冯俊凯 .
工程热物理学报, 1989, (03) :32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