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化空间相关性及互动效应研究

被引:21
作者
胡业翠 [1 ]
方玉东 [2 ]
江文亚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土地科学技术学院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关键词
石漠化; 反贫困; 广西;
D O I
10.13776/j.cnki.resourcesindustries.2009.05.007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基于广西石漠化与贫困化空间分布研究,从农民人均纯收入、贫困发生率、贫困度3个方面探讨了广西喀斯特山区石漠化与贫困化的空间相关性,发现两者具有较强的地理空间相关性,但反映县域总体贫困程度的贫困度指标与石漠化所表现出来的空间相关性要明显小于其他两个指标,揭示了人为因素对土地石漠化面积扩大的影响及退耕还林政策、反贫困战略对石漠化治理的重要作用。将石漠化与贫困化的相互作用划分为低水平协调阶段、冲突与发展阶段、高水平协调阶段,认为广西喀斯特贫困县多数处于第一阶段,即低水平协调阶段,仅个别县处于第一阶段向第二阶段过渡时期,"先恶化,后治理"的经济发展模式在广西喀斯特贫困山区不可行。
引用
收藏
页码:105 / 11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广西喀斯特山区贫困化综合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 [J].
胡业翠 ;
方玉东 ;
刘彦随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18 (06) :192-197
[2]   广西喀斯特山区土地石漠化:态势、成因与治理 [J].
胡业翠 ;
刘彦随 ;
吴佩林 ;
邹秀萍 .
农业工程学报, 2008, (06) :96-101
[3]  
生态旅游:西南喀斯特山区摆脱“贫困陷阱”之路[J]. 蔡运龙.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01)
[4]   区域环境质量与经济发展关系模型研究 [J].
王学山 ;
吴豪 ;
陈雯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04) :317-321
[5]   经济发展对环境质量的影响——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国内外研究进展 [J].
胡聃 ;
许开鹏 ;
杨建新 ;
刘天星 .
生态学报, 2004, (06) :1259-1266
[6]   喀斯特石漠化概念演绎及其科学内涵的探讨 [J].
王世杰 .
中国岩溶, 2002, (02) :31-35
[7]   中国西南喀斯特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J].
张殿发 ;
欧阳自远 ;
王世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1, (01) :78-82
[8]   中国西南岩溶石山贫困地区的生态重建 [J].
蔡运龙 .
地球科学进展, 1996, (06) :8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