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主体博弈格局及若干思考

被引:14
作者
朱桂林 [1 ]
董众鸣 [1 ]
杨浩 [2 ]
机构
[1]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系 
[2] 西安体育学院足球教研室 
关键词
竞技体育; 培养主体; 博弈;
D O I
10.15930/j.cnki.wtxb.2007.05.004
中图分类号
G81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博弈论理论视角对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培养主体发展格局进行了探讨,并对局中人的状况和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前瞻性的分析。认为我国竞技体育培养主体博弈格局呈现多元化趋势,局中人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最终将朝着投入最小、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方向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19+23 +2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我国优秀运动队组织文化的内容——以国家乒乓球、体操、射击队为例 [J].
俞继英 ;
文红为 .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6, (06) :12-15
[2]   当代中国专业竞技体制的特征与评价 [J].
郝勤 .
体育科学, 1999, (03) :2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