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小流域降雨产流过程试验

被引:9
作者
屈丽琴 [1 ]
雷廷武 [1 ,2 ]
赵军 [2 ]
余新晓 [3 ]
高佩玲 [4 ]
闫丽娟 [1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2] 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3] 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4] 山东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关键词
产流; 过程; 小流域; 自动测量系统; 人工降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该研究采用新型的小水流流量自动观测系统,在室内小流域模型上进行了不变雨强和变雨强模拟降雨试验,实时观测了模型流域各沟道的产流过程。试验进行了不同降雨强度(25、50、75、120mm/h)和不同降雨历时(5、10、15min)组合的12次降雨试验,同时进行了30-70mm/h和70-30-70mm/h的变雨强降雨试验。在不变雨强的条件下,仪器与人工测量所得稳定流量的最大平均相对误差仅为2.02%。测量得到的流量过程线呈现出起流、稳定和退水3个明显的阶段。其中,起流和退水过程涨落的剧烈程度、稳定阶段的流量大小随雨强增大而增大,稳定阶段的持续时间与降雨历时成正比。空间上,主沟出口的产流过程明显滞后于支沟出口的产流过程,且其两者之间具有一致的流量过程。在变雨强的情况下,流量过程线没有稳定的阶段,流量随雨强变化而变化。该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流域产流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可为相关的模型研究提供可靠的试验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25 / 3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称重式坡面径流小区水流流量自动测量系统 [J].
赵军 ;
屈丽琴 ;
赵晓芬 ;
闫丽娟 ;
周江红 ;
雷廷武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3) :36-40
[2]   用人工降雨揭示降雨产流特征和降雨入渗规律 [J].
杨晓俊 .
地下水, 2007, (02) :18-20+31
[3]   黄土丘陵沟壑区坡面水保措施及植被对流域尺度水沙关系的影响 [J].
郑明国 ;
蔡强国 ;
王彩峰 ;
刘纪根 .
水利学报, 2007, (01) :47-53
[4]   小流域土壤侵蚀及径流过程自动测量系统的实验应用 [J].
高佩玲 ;
雷廷武 ;
邵明安 ;
赵军 ;
杨超 ;
屈丽琴 ;
闫丽娟 .
农业工程学报, 2005, (10) :164-166
[5]   黄龙山区不同类型小流域的产流过程及其特征 [J].
吴钦孝 ;
李秧秧 .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 2005, (03) :10-15
[6]   黄土裸坡降雨产流过程试验研究 [J].
王占礼 ;
黄新会 ;
张振国 ;
牛振华 ;
田风霞 .
水土保持通报, 2005, (04) :1-4
[7]   人工模拟降雨大厅及模拟降雨设备简介 [J].
郑粉莉 ;
赵军 .
水土保持研究, 2004, (04) :177-178
[8]   豫西旱坡地高留茬深松对冬小麦生态效应的研究 [J].
王育红 ;
姚宇卿 ;
吕军杰 ;
黄江涛 ;
张洁 .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2004, (02) :151-153
[9]   晋西王家沟小流域产流产沙分析 [J].
王小平 ;
牛四平 .
中国水土保持, 2000, (09) :12-14+43
[10]   缓坡耕地降雨、入渗对产流的影响分析 [J].
吴发启 ;
赵晓光 ;
刘秉正 .
水土保持研究, 2000, (01) :12-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