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药时针头质量型号与微粒污染的实验观察

被引:1
作者
蒋家琛
机构
[1] 江苏省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关键词
注射器,注射针头,橡皮瓶塞,溶解药物,微粒污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471 [护理学基础科学];
学科分类号
1011 ;
摘要
采用9号(对照组)、12号(实验组)两种型号的合格与带钩(简称不合格)的注射针头,分别穿刺橡皮瓶塞溶解药物,并选择部分不合格针头分别穿刺硬度为51ShA~56ShA、36ShA~38ShA橡皮瓶塞各50例次,并在显微镜下观察其微粒污染情况。结果显示:两种用合格针头穿刺瓶塞溶解药物,液体中微粒污染程度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5),而两组用不合格针头溶解药物,微粒污染程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用两种不合格针头穿刺硬度为51ShA~56ShA瓶塞时,两组微粒污染程度无明显差异(P>0.5);而穿刺36ShA~38ShA的瓶塞时,微粒污染程度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提示:临床溶药时应采用合格的大号针头。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2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基础护理学[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余爱珍 主编,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