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丹参滴丸对动脉粥样硬化粘附因子的作用

被引:37
作者
陈良
张梅
李长江
姚桂华
李晓楠
徐新生
萧亚伟
蒋桂花
张运
机构
[1] 教育部和卫生部心血管重构和功能研究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心内科
关键词
内科学; 复方丹参滴丸; 动脉粥样硬化; 粘附因子; 血清脂质; 高敏C反应蛋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观察复方丹参滴丸对动脉粥样硬化粘附因子的作用。方法30只雄性新西兰大白兔应用球囊拉伤腹主动脉后,高脂饲养12周,然后随机分为安慰剂组、小剂量复方丹参滴丸组和大剂量复方丹参滴丸组,分别给予安慰剂、复方丹参滴丸5粒/天和复方丹参滴丸10粒/天治疗,12周后处死实验兔,留取腹主动脉标本进行病理检测;实验前后耳缘静脉抽血检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胆固醇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和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应用高频超声检测腹主动脉;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和细胞间粘附因子1以及巨噬细胞的分布,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和细胞间粘附因子1mRNA的表达。结果与安慰剂组比较,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组可以降低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P<0.05);高敏C反应蛋白有降低趋势;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细胞间粘附因子1和巨噬细胞均减少,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和细胞间粘附因子1mRNA的表达降低(P<0.01);内膜中膜厚度降低(P<0.05)。结论复方丹参滴丸可以抑制粘附因子的表达,从而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炎症反应,延缓动脉粥样硬化进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0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清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和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的变化 [J].
朱靖 ;
葛志明 .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2006, (04) :347-350
[2]   复方丹参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 [J].
向志军 ;
赵广荣 ;
元英进 ;
郭治昕 .
中草药, 2006, (02) :211-213
[3]   外源性人野生型p53基因转染导致兔动脉硬化斑块的不稳定性 [J].
陈文强 ;
张运 ;
张梅 ;
季晓平 ;
林晨 ;
朱永锋 ;
张伟 ;
王荣 ;
刘彦 ;
姚桂华 .
中华医学杂志, 2004, (01) :47-51
[4]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比较 [J].
丁晓明 ;
贾利中 ;
王昌华 .
苏州医学院学报, 1999, (05) :512-513
[5]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分析 [J].
刘宗莲 ;
高淑英 ;
邓洁 ;
李辉 .
中成药, 1997, (07) :20-21+53
[6]  
Rabbit arterial thrombosis production by systemic procedures .2 Constantinides P,Chakravarti RN. Arch Pathol . 1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