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灌溉方法对保护地土壤有机质及氮素影响的研究

被引:17
作者
姬景红
张玉龙
张玉玲
虞娜
白玉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辽宁省农业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渗灌; 滴灌; 沟灌; 有机质; 全氮;
D O I
10.19336/j.cnki.trtb.2007.06.014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分层采集连续7年分别用渗灌、滴灌和沟灌灌溉的保护地0~80cm土层土壤样品,测定有机质、全氮及无机态氮和有机态氮含量,研究灌溉方法对土壤氮素形态及其数量剖面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灌溉处理0~80cm剖面土壤有机质含量变化范围为8.47~36.48 g kg-1,渗灌与滴灌有机质剖面分布相似,二者与沟灌差异较大;沟灌除30~40cm层次有机质含量低于渗灌和滴灌外,其它层次有机质含量均高于渗灌和滴灌处理。土壤全氮含量变化范围为0.72~3.97 g kg-1,在0~20cm土层不同灌溉方法之间差异显著,渗灌最大,沟灌次之,滴灌最小。无机硝态氮、铵态氮含量的变化范围分别为19.16~1442.06 mg kg-1和0~15.28 mg kg-1,在0~20cm土层各处理之间差异较为明显,以渗灌最大,沟灌次之,滴灌最小。有机态氮含量的变化范围为683.79~2512.87 mg kg-1,各处理之间的差异主要表现在0~30cm土层,其中0~10cm土层以渗灌处理有机态氮含量最高、沟灌次之,滴灌最低,10~30cm沟灌处理有机态氮含量却高于渗灌和滴灌处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105 / 110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洞庭湖区不同耕种方式下水稻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状况 [J].
邹焱 ;
苏以荣 ;
路鹏 ;
宋变兰 ;
唐国勇 ;
黄道友 ;
彭佩钦 ;
吴金水 .
土壤通报, 2006, (04) :671-674
[2]   设施栽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的积累规律 [J].
李润 ;
李絮花 ;
袁亮 ;
路超 ;
赵朋 .
山东农业科学, 2006, (02) :64-67
[3]   设施栽培菜地土壤养分的空间累积及其潜在的环境效应 [J].
周建斌 ;
翟丙年 ;
陈竹君 ;
马爱生 ;
尚浩博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2) :332-335
[4]   塑料大棚番茄栽培不同渗灌量对耕层土壤性质的影响 [J].
张玉龙 ;
张继宁 ;
黄毅 ;
杨丽娟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2) :105-108
[5]   保护地土壤养分特点 [J].
刘兆辉 ;
李晓林 ;
祝洪林 ;
胡兆武 ;
江丽华 .
土壤通报, 2001, (05) :206-208
[6]   保护地番茄养分利用及土壤氮素淋失 [J].
李俊良 ;
朱建华 ;
张晓晟 ;
孟祥霞 ;
陈清 ;
李晓林 ;
张福锁 ;
不详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 2001, (02) :126-129
[7]   土壤氮素的变化特征研究 [J].
武继承 ;
王志勇 ;
郑惠玲 .
土壤肥料, 2001, (02) :14-17
[8]   保护地栽培土壤硝酸盐积累对辣椒生长和锰含量的影响 [J].
薛继澄,李家金,毕德义,马爱军,程平娥 .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1995, (01) :53-57
[9]   土壤供氮能力测试方法的研究——Ⅳ土壤剖面中的起始NO3-—N——可靠的土壤氮素有效性指标 [J].
胡田田 ;
李生秀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1993, (S1) :74-82
[10]   温室土壤次生盐渍化的形成和治理途径研究 [J].
童有为 ;
陈淡飞 .
园艺学报, 1991, (02) :159-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