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人物”的名誉权与言论自由的冲突及解决机制

被引:34
作者
杨士林
机构
[1] 山东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 山东济南
关键词
公众人物; 名誉权; 言论自由; 宪法判断;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3 [民法]; D91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030103 ;
摘要
本文从界定公众人物的含义和范围入手,说明了公众人物名誉权所具有的公共性质及其和言论自由的冲突关系,并大体分析了这种冲突的原因。目前我国法律没有解决这种冲突的机制,而宪政先进国家则通过引入宪法确立了对这种冲突的平衡机制。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名誉权法制出现了一种趋势:即由传统上的侵权法调整转向宪法调整,这种趋势说明在名誉权案件特别是在涉及公众人物名誉权案件的审理中,要兼顾名誉权和言论自由这两种价值,而我国近乎没有宪法适用,怎样从宪法的高度解决这种冲突,司法实践迫切需要宪法学理论作出回答。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秋菊打官司》案、邱氏鼠药案和言论自由 [J].
苏力 .
法学研究, 1996, (03) :65-79
[2]  
西方宪政体系[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张千帆著, 2000
[3]  
新刑法通论[M]. 红旗出版社 , 梁华仁,裴广川主编, 1997
[4]  
新闻法新论[M]. 中国海关出版社 , 魏永征著, 2002
[5]  
中国侵权行为法[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张新宝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