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9 条
东乡野生稻苗期耐冷性的遗传分析
被引:31
作者:
简水溶
[1
,2
]
万勇
[3
]
罗向东
[1
]
方军
[2
]
储成才
[2
]
谢建坤
[1
,3
]
机构:
[1]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3]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来源: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耐冷性;
东乡野生稻;
近等基因系;
质量-数量性状;
数量性状基因位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9 [野生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强耐冷材料龙稻5号(Oryza sativa ssp.japonica)和冷敏感材料协青早B(O.sativa ssp.indica)为对照品种,以萎蔫率和死苗率为鉴定指标,利用江西东乡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协青早B//协青早B构建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ackcross in-bred lines,BILs)群体(BC1F9)进行苗期耐冷性鉴定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0°C冷处理7天后,228个BILs群体的平均萎蔫率为67.4%,平均死苗率为70.8%。将死苗率≤20%的株系,在更低温度(8°C昼/5°C夜)下处理5天,结果显示5243和5335为强耐冷材料,可用于构建东乡野生稻QTL(quantitative traitloci)近等基因系(near-isogenic lines,NILs)。实验结果显示,群体萎蔫率和死苗率均呈偏态的连续分布,暗示东乡野生稻苗期耐冷性表现为质量-数量性状遗传特征,由主基因-多基因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7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