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野生稻苗期耐冷性的遗传分析

被引:31
作者
简水溶 [1 ,2 ]
万勇 [3 ]
罗向东 [1 ]
方军 [2 ]
储成才 [2 ]
谢建坤 [1 ,3 ]
机构
[1] 江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
[3] 江西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基金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
关键词
耐冷性; 东乡野生稻; 近等基因系; 质量-数量性状; 数量性状基因位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9 [野生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强耐冷材料龙稻5号(Oryza sativa ssp.japonica)和冷敏感材料协青早B(O.sativa ssp.indica)为对照品种,以萎蔫率和死苗率为鉴定指标,利用江西东乡普通野生稻(O.rufipogon)/协青早B//协青早B构建的回交重组自交系(backcross in-bred lines,BILs)群体(BC1F9)进行苗期耐冷性鉴定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10°C冷处理7天后,228个BILs群体的平均萎蔫率为67.4%,平均死苗率为70.8%。将死苗率≤20%的株系,在更低温度(8°C昼/5°C夜)下处理5天,结果显示5243和5335为强耐冷材料,可用于构建东乡野生稻QTL(quantitative traitloci)近等基因系(near-isogenic lines,NILs)。实验结果显示,群体萎蔫率和死苗率均呈偏态的连续分布,暗示东乡野生稻苗期耐冷性表现为质量-数量性状遗传特征,由主基因-多基因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21 / 2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东乡野生稻苗期耐冷性的QTL定位 [J].
夏瑞祥 ;
肖宁 ;
洪义欢 ;
张超 ;
苏琰 ;
张小蒙 ;
陈建民 .
中国农业科学 , 2010, (03) :443-451
[2]   东乡野生稻育性恢复性的鉴定与遗传分析 [J].
杨空松 ;
陈小荣 ;
傅军如 ;
朱昌兰 ;
彭小松 ;
贺晓鹏 ;
贺浩华 .
中国水稻科学, 2007, (05) :487-492
[3]   植物数量性状基因的定位与克隆 [J].
张磊 ;
张宝石 .
植物学通报, 2007, (04) :553-560
[4]   东乡野生稻苗期根系耐冷性生理生化特性 [J].
张成良 ;
黄英金 ;
陈大洲 ;
肖叶青 ;
邬文昌 ;
胡兰香 ;
王利兵 ;
喻宁根 .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2007, (02) :49-52+56
[5]   植物冷驯化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J].
李慧 ;
强胜 .
植物学通报, 2007, (02) :208-217
[6]   东乡野生稻种质资源的抗病性研究 [J].
李湘民 ;
黄瑞荣 ;
兰波 ;
肖叶青 ;
陈大洲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4) :493-497
[7]   不同生育期水稻耐冷性的鉴定及耐冷性差异的生理机制 [J].
李霞 ;
戴传超 ;
程睿 ;
陈婷 ;
焦德茂 .
作物学报, 2006, (01) :76-83
[8]   东乡野生稻细胞质雄性不育育性恢复的遗传研究 [J].
余守武 ;
万勇 ;
胡标林 ;
张铮 ;
谢建坤 .
分子植物育种, 2005, (06) :9-15
[9]   Effects of Chilling Stress on Photosynthetic Rate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Parameter in Seedlings of Two Rice Cultivars Differing in Cold Tolerance [J].
WANG Guo-li1 ;
2 College of Life Science .
Rice Science, 2005, (03) :187-191
[10]   水稻苗重的耐冷性动态QTLs定位 [J].
杨永霞 ;
P.K.Pathak ;
朱军 .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2005, (02) :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