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金融视角下精准扶贫政策效果的实证研究——基于GMM模型

被引:12
作者
方莹 [1 ,2 ]
袁晓玲 [1 ]
房玲 [3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2] 上海市宝山区业余大学管理系
[3] 国网山西核算中心
关键词
普惠金融; 精准扶贫; 贫困率; GMM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F832.35 [城乡金融组织];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实证研究普惠金融对我国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的政策影响,不仅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还会弥补现有研究"重定性轻定量"的不足。基于GMM模型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2006-2016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普惠金融对我国贫困率和收入不均衡的改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使用普惠金融手段进行的精准扶贫显著降低了各省份的贫困率,并且对收入不均衡现象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56 / 6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普惠金融:一个基本理论框架 [J].
星焱 .
国际金融研究, 2016, (09) :21-37
[2]   论普惠:普惠金融的经济伦理本质与史学简析 [J].
王颖 ;
曾康霖 .
金融研究, 2016, (02) :37-54
[3]   普惠金融与精准扶贫的研究 [J].
尤圣光 .
当代经济, 2016, (05) :62-65
[5]   基层人民银行推动普惠金融发展的研究——基于乐安县为样本的金融扶贫的实施 [J].
邹力宏 .
金融与经济, 2014, (09) :90-93+37
[6]   小额信贷的国际经验对中国农村金融扶贫的启示 [J].
田莹莹 ;
王宁 .
世界农业, 2014, (08) :54-58
[7]   普惠金融发展与贫困减缓的内在逻辑 [J].
王宁 ;
王丽娜 ;
赵建玲 .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 39 (02) :12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