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大学生伤害发生现况及家庭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3
作者
郭春燕 [1 ]
张秀娟 [1 ]
张义喜 [1 ]
卢涛 [2 ]
机构
[1] 宁波天一职业技术学院
[2] 宁波市教育局
关键词
伤害; 家庭; 相关因素; 大学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195 [卫生调查与统计];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研究宁波市大学生伤害发生现况及与其家庭相关因素的关系,为高校开展伤害的预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用现况调查方法,抽取宁波市15所高校的2678名大学生进行伤害调查和相关因素分析。结果大学生伤害的年发生率95%可信区间为30.68%~34.68%,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伤害发生关系密切的因素有家庭经济条件、共同生活者及个体性格等,城乡区别及独生子女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大学生是当地伤害发生的高危人群,经济、家庭结构和性格方面存在弱点的大学生应成为伤害预防中重点关照对象。建议尽快将伤害纳入疾病监测体系,针对相关因素制定预防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271 / 273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伤害流行病学.[M].王声湧; 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2]   大学生意外伤害影响因素的配对病例对照研究 [J].
张远 ;
李华锋 ;
韩霞 ;
张巍 ;
赵仲堂 ;
贾存显 .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2008, (08) :812-814+818
[3]   大学生意外伤害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J].
张远 ;
李华锋 ;
张巍 ;
赵仲堂 ;
贾存显 .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8, (02) :135-137
[4]   16546名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监测 [J].
林寅 ;
徐来荣 ;
丁可 ;
张雪军 ;
王红飞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05) :383-383
[5]   浙江省城乡4社区居民伤害现况调查 [J].
俞敏 ;
丛黎明 ;
徐来荣 ;
夏自成 ;
韩成星 ;
马彦 ;
钟节鸣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08) :37-39
[6]   安徽省学生伤害的流行病学调查 [J].
尹婧 ;
黄芬 ;
郝加虎 ;
姚应水 ;
徐元勇 ;
童志才 ;
陈文化 ;
叶冬青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3, (01) :31-31
[7]   皖南地区部分中学生伤害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J].
姚应水 ;
叶冬青 ;
王金权 ;
文育锋 .
中国学校卫生, 2002, (03) :210-211
[8]   合肥市大学生伤害流行病学特征 [J].
宋玉梅 ;
陈道俊 ;
尹婧 ;
张会 ;
叶冬青 .
中国学校卫生, 2002, (03) :267-268
[9]   肇庆市城区大中专学生伤害流行病学研究 [J].
程世祥 ;
何汉松 ;
莫其鸿 ;
郭赐贶 .
疾病控制杂志, 2001, (03) :219-221
[10]   新乡地区大学生伤害流行病学调查 [J].
刘久来 ;
黄保新 ;
张卫平 .
预防医学文献信息, 1999, (01) :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