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手密主要数量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被引:32
作者
张革民
杨荣仲
刘海斌
方位宽
机构
[1] 广西甘蔗研究所
关键词
割手密(Saccharumspontaneum); 数量性状;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06.06.032
中图分类号
S566.1 [甘蔗];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割手密是甘蔗育种中极为重要的野生种质资源。对94份割手密为材料的其主要数量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表明,割手密7个数量性状可简化为3个主成分,即植株因子、茎数因子、糖分因子,3个主成分所提供的信息量占全部信息量的82.47%。在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对94份割手密进行聚类分析,将其划分为4大类群:第1类群蔗糖分较高,茎多,植株高,萌芽率高;第2类群综合表现一般;第3类群植株高、茎较粗,分蘖少;第4类群蔗糖份偏低,植株较矮,茎较小,萌芽率低而分蘖率较高。基于割手密茎蔗糖分的聚类分析将94份割手密划分为4大类群:第1类群共22份,为高糖材料,蔗糖分平均为5.63%;第2类群共31份,蔗糖分略低,平均为3.98%;第3类群18份,蔗糖分较高,平均为4.64%;第4类群共23份,蔗糖分平均为3.06%,为低糖割手密。
引用
收藏
页码:1127 / 113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甘蔗细茎野生种(S.spontaneum)在杂交育种中的利用 [J].
王丽萍 ;
马丽 ;
夏红明 ;
陆鑫 ;
蔡青 ;
范源洪 ;
陈辉 ;
刘新龙 .
中国糖料, 2006, (01) :1-4
[2]   杂草稻种质资源农艺性状的主成分及聚类分析 [J].
张忠林 ;
彭桂峰 ;
田卫东 ;
谭学林 .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S1) :236-240
[3]   广东省高州野生稻群体植株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 [J].
王净 ;
陈飞鹏 ;
涂佳才 ;
王云娟 ;
暨淑仪 .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4) :63-66
[4]   甘蔗细茎野生种(Saccharum spontaneum L.)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演化研究 [J].
陈辉 ;
范源洪 ;
史宪伟 ;
蔡青 ;
张明 ;
张亚平 .
作物学报, 2001, (05) :645-652
[5]   海南甘蔗育种场甘蔗种质种性研究(Ⅱ) [J].
周耀辉 ;
黄鸿能 ;
殷培军 ;
符城 ;
杨业后 .
甘蔗糖业, 1997, (03) :2-7
[6]   四川割手密(S.spontaneum)资源的杂交育种利用潜力研究 [J].
陈能武,杨荣仲,吴才文,黄久凯,王贵华 .
甘蔗, 1996, (04) :1-7
[7]   甘蔗属及其野生近缘植物杂交研究初报 [J].
诸葛蓥,黄吉森 .
广西农业科学, 1996, (01) :5-6
[8]  
现代甘蔗育种的理论与实践.[M].陈如凯等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9]  
甘蔗学.[M].(美)骆君魕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2,
[10]  
甘蔗育种学.[M].彭绍光编著;.农业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