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南变质核杂岩饮马湾山和赵房岩体锆石SHRIMP 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28
作者
纪沫 [1 ]
刘俊来 [1 ]
胡玲 [1 ]
关会梅 [1 ]
G DAVIS [2 ]
张维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2]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University of South California
[3]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SHRIMP中心
关键词
辽南变质核杂岩; 花岗质岩石; SHRIMP U-Pb测年; 早白垩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7.3 [];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辽南变质核杂岩形成于晚中生代华北岩石圈伸展和减薄背景下,其演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约130Ma),在伸展作用下辽南地区发育拆离断层及其下伏韧性剪切带;第二阶段(130~120Ma),同构造花岗质岩体的主动侵位影响了拆离断层的演化;同时在124Ma变质核杂岩的构造-岩浆活动达到峰值;第三阶段(113Ma之后)花岗质岩体在较浅层次侵位于停止活动的拆离断层带。辽南变质核杂岩发育与演化过程在年代学意义上揭示了华北板块晚中生代时期的区域性岩石圈伸展与减薄过程。本文认为由伸展后期侵位的赵房岩体所记录的拆离断层停止的时限(113Ma)可以作为华北岩石圈强烈构造岩浆活动的转捩点,113Ma之前华北板块广泛发育变质核杂岩、拉分盆地等一系列伸展构造,之后则以平稳的隆升和冷却过程为主。
引用
收藏
页码:173 / 181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辽南变质核杂岩主拆离断层的波瓦状构造(corrugation)及其成因 [J].
纪沫 ;
胡玲 ;
刘俊来 ;
关会梅 ;
Gregory Davis .
地质科学, 2008, (01) :12-22+49
[2]   华北晚中生代变质核杂岩构造及其对岩石圈减薄机制的约束 [J].
刘俊来 ;
关会梅 ;
纪沫 ;
胡玲 .
自然科学进展, 2006, (01) :21-26
[3]   辽东半岛中生代花岗质岩浆作用的年代学格架 [J].
吴福元 ;
杨进辉 ;
柳小明 .
高校地质学报, 2005, (03) :305-317
[4]   中国东部早白垩世岩浆作用的伸展构造性质——以辽东半岛南部饮马湾山岩体为例 [J].
郭春丽 ;
吴福元 ;
杨进辉 ;
林景仟 ;
孙德有 .
岩石学报, 2004, (05) :204-215
[5]   独居石和锆石SHRIMPU-Pb定年对比 [J].
万渝生 ;
刘敦一 ;
简平 .
科学通报, 2004, (12) :1185-1190
[6]  
Time range of Mesozoic tectonic regime inversion in eastern North China Block[J]. ZHAI Mingguo, ZHU Rixiang, LIU Jianming, MENG Qingren, HOU Quanlin, HU Shengbiao, LIU Wei, LI Zhong, ZHANG Hongfu & ZHANG Huafeng Key Laboratory of Mineral Resources,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Geophysics,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029, China Correspondence should be addressed to Zhai Mingguo (email: mgzhai@mail.igcas.ac.cn).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4(02)
[7]   华北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折的关键时限 [J].
翟明国 ;
朱日祥 ;
刘建明 ;
孟庆任 ;
侯泉林 ;
胡圣标 ;
李忠 ;
张宏福 ;
刘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10) :913-920
[8]   华北及邻区中生代大规模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从金属矿床年龄精测得到启示 [J].
毛景文 ;
张作衡 ;
余金杰 ;
王义天 ;
牛宝贵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4) :289-299
[9]   变质核杂岩的定义、类型及构造背景 [J].
G.A.Davis ;
郑亚东 .
地质通报, 2002, (Z1) :185-192
[10]   辽西医巫闾山两条韧性剪切带的40Ar-39Ar年龄:中生代构造热事件的年代学约束 [J].
张晓晖 ;
李铁胜 ;
蒲志平 .
科学通报, 2002, (09) :69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