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与经验的反思和发展构想(下)

被引:37
作者
洛秦 [1 ,2 ,3 ,4 ]
机构
[1]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2]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研究所
[3] 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
[4] 上海高校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
关键词
音乐人类学; 中国实践和经验; 中国传统音乐研究; 学科建设; 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 上海音乐历史和文化研究;
D O I
10.19359/j.cn31-1004/j.2009.02.010
中图分类号
J607 [民族音乐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5 ;
摘要
文章第一部分:回溯和分析西方音乐人类学的发展,特别对20世纪晚期约20年学科发展繁盛多样的状况进行了归纳和梳理。第二部分:总结和反思音乐人类学的"中国实践"的经验,提出20世纪是中国传统音乐研究的转型期,体现为对返观中国音乐传统、历史梳理及民间素材的收集与创作、形态分析、文化认知几个阶段。其转型特征体现为从民族感情及政治倾向走向科学研究及国际化理性思考的学术研究和学科建设的过程,这些发展不是替代的转型,而是交替,或并置进行的,是思想发展、学科成熟的自然进程。第三部分:分析和总结音乐人类学在西方和中国发展中的经验,提出21世纪学科在中国的发展必须建立在以明确的学术理念为核心、优秀的人才团队为动力,以及良好的运行方式为保障的学科建设构架上,进行"中国实践"的深化和"中国经验"的探索。同时,介绍音乐人类学E-研究院及中国仪式音乐研究中心围绕"中国视野中的音乐人类学建设"为目标所提出的学科建设的构想。第四部分:通过对城市音乐人类学产生的背景及相关理论的阐释,总结并提出了上海城市音乐历史和文化研究的实践及其思考,试图以上海区域音乐研究作为"中国实践"的深化和"中国经验"探索的个案尝试。
引用
收藏
页码:93 / 122+5 +5
页数:3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学科架构、规划和愿境——音乐人类学在上海音乐学院的建设和发展 [J].
洛秦 .
人民音乐, 2008, (10) :76-77
[2]   吉庆街街头音乐活动调查报告 [J].
杨明辉 .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6, (S1) :19-24
[3]   传统音乐之城市化研究 [J].
李鸣镝 .
中国音乐学, 2006, (02) :82-83+72
[4]   评《街头音乐: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 [J].
林媛 .
音乐研究, 2005, (02) :116-118
[5]  
黑眼睛与蓝眼睛——比评张振涛《冀中乡村礼俗中的鼓吹乐社——音乐会》与钟思第《采风——新旧中国的民间艺人生活》[J]. 彭小玲,吴凡.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5(02)
[6]   西方城市音乐人类学理论概述 [J].
汤亚汀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3, (02) :32-39+4
[7]   城市音乐文化与音乐产业化 [J].
洛秦 .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3, (02) :40-46+4
[8]  
一部来之于实地考察、开拓性的学术成果——一评洛秦的《街头音乐:美国社会和文化的一个缩影》[J]. 修海林.黄钟(中国.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20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