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性:走进我们生活的哲学范畴——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新视点

被引:40
作者
袁玉立
机构
[1] 学术界杂志社安徽合肥
关键词
公共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 全球性; 现代性; 人的本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0 [马克思主义哲学];
学科分类号
0305 ; 010101 ;
摘要
公共性的增长是当代生活世界不可遏止的趋向,是历史由阶级史、民族史进入世界史的标志。我们这个时代只要能称之为具有现代性的事物,同时也被打上公共性的烙印。公共性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范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阶级性、实践性特点是相融的,它在更为深刻的层次上揭示了当代生活的丰富内容,推进了人们对于当代社会实践发展的真理性认识,还从全球化的视角进一步展示了人的社会性本质。公共性本质上是个人性的延伸,是现代性的基础和最基本的特征。全球性和现代性视野下的公共性应当走进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我们将因此清晰地认识当代生活世界,丰富我们这个时代的认识论和辩证法,揭示当代世界和历史表象背后深藏的秘密,推动当代人价值观的深刻变革。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 [1] 自由与秩序[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邹吉忠著, 2003
  • [2] 理性与秩序[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沈湘平著, 2003
  • [3] 资本论[M]. 人民出版社 , 郭大力,王亚南译, 1966
  • [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 人民出版社 , 马克思,恩格斯 著, 1972
  • [5] 正义论[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美)罗尔斯(Rawls,J.)著, 1988
  • [6] 自由与秩序[M]. 江西教育出版社 , 邓正来著, 1998
  • [7]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 学林出版社 , (德)哈贝马斯(JuergenHabermas)著, 1999
  • [8]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M].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 王守常等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