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皮生长因子促进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粘膜修复的作用

被引:2
作者
郑珊
J.Rossmen
A.Tjota
M.Caty
机构
[1] 上海医科大学儿科医院外科!200032
[2]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儿童医院
关键词
上皮生长因子; 小肠; 粘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63 [病理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本实验以10us/d上皮生长因子(EGF)皮下给药促进大白鼠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粘膜的修复,观察细胞的增殖。方法SD雄性大白鼠60只,阻断肠系膜上动脉后去除阻断为小肠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A)、皮下放置不含EGF缓释片组(B)和放置EGF缓释片组(C)。观察各组0时(缺血60分钟再灌注120分钟后)、第2、4、8天组织学改变,并进行粘膜细胞DNA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组织学检查示B组再生绒毛较C组短小、稀少。肠粘膜细胞经流式细胞仪DNA分析,结果表明48小时修复,C组S期细胞(13.02%±1.39%)较B组升高更为明显(CvsBP<0.05),损伤修复后第4、8天,B组细胞增殖已趋于正常,与A组比较P>0.05,而C组上皮细胞增殖仍居高不下,较B组和A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EGF不仅可促进缺血再灌注后小肠粘膜的再生修复,同时有助于消化吸收功能的早期恢复。
引用
收藏
页码:167 / 16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大白鼠小肠缺血再灌注后粘膜的再生和修复 [J].
郑珊 ;
金百祥 ;
M.G.Caty ;
AminTjota .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1996, (06) :357-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