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药剂诱导小麦雄性不育的效果和生理效应

被引:3
作者
谢学民
张全德
张勤争
机构
[1] 浙江农业大学
关键词
小麦; 二酮; 麦类作物; 雄性不育; 败育; 乙烯利; 2-氯乙基膦酸; 植物生长调节物质; 生理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乙烯利、均三嗪二酮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效果显著。用药后引起小麦雄性器官一系列的生理效应:花粉长度缩短、重量减轻,花粉粒淀粉充实受阻,雄蕊中脯氨酸减少,并影响到雄蕊中核酸与蛋白质的合成,最后导致雄性不育。在诱导雄性不育的同时,对雌蕊活性亦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和克服。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小麦应用乙烯利、均三唪二酮杀雄技术的研究附视频 [J].
张全德 ;
谢学民 ;
朱汉如 .
浙江农业科学, 1981, (01) :32-35+39
[2]   “麦化二号”诱导小麦雄性不育效应和机理的初步研究 [J].
赵章杏 ;
黄纯农 ;
俞志隆 ;
侯国裕 ;
黄荣初 ;
王兴凤 .
遗传, 1980, (05) :19-21+49
[3]   14C-乙烯利对小麦杀雄机理的研究——14C-乙烯和14C-乙烯利的吸收、分布和代谢 [J].
谢学民 ;
张全德 ;
朱汉如 ;
刘愚 .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80, (02) :33-41
[4]   小麦乙烯利杀雄和乙烯熏气的作用 [J].
刘愚 ;
李振国 ;
焦新之 ;
余叔文 ;
谢学民 ;
张全德 ;
朱汉如 .
植物生理学报, 1979, (01) :71-81
[5]   提莫菲维核质体系杂交小麦杂种优势问题的初步探析 [J].
Hybrid Wheat Research Group ;
Department of Agronomy ;
Honan Agricultural College .
遗传学报, 1978, (01) :31-40
[6]   小麦化学杀雄机理和技术的研究 [J].
浙江省杂交小麦协作组 .
中国农业科学, 1978, (01) :29-36
[7]   水稻“三系”及杂交水稻花药中脯氨酸的测定 [J].
Research Group of“Three Lines”in Rice ;
Department of Biology ;
Kwangsi Teachers' College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77, (01) :25-27+105
[8]   乙烯利诱导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雄性不育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J].
Faculty of Botany and Plant Physiology ;
Department of Agronomy ;
Shangtung College of Agriculture .
Journal of Integrative Plant Biology, 1977, (01) :28-33+107
[10]  
小麦杂种优势的研究与利用[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谢学民 编著, 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