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结合带中段混杂岩带内玄武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5
作者
孙立新
万晓樵
吴新国
贾建称
高莲凤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石家庄经济学院
关键词
雅鲁藏布结合带中段; 混杂岩带; 玄武岩; 构造背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45 []; P595 [元素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将雅鲁藏布结合带中段混杂岩内的玄武岩分为北带玄武岩和南带玄武岩。北带白垩纪玄武岩的SiO2含量多为44.86%~50.96%,TiO2均在3%以上,Na2O+K2O为3.78%~6.10%,Na2O>K2O;南带中晚三叠世玄武岩的SiO2含量为46.94%~49.58%,TiO2为1.17%~2.04%,Na2O+K2O为3.79%~7.15%,Na2O>K2O。北带玄武岩属碱性玄武岩系列,南带玄武岩属拉斑玄武岩系列;北带玄武岩富集Rb、Th、Ta、Nb,与洋岛碱性玄武岩稀土曲线一致;南带玄武岩除Y、Yb、Sc、Cr外,其他均富集,显示与大洋拉斑玄武岩曲线一致。构造背景判别和分析显示,北带碱性玄武岩形成于大洋板内洋岛环境,南带拉斑玄武岩形成于洋盆海山环境。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西藏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古新世深水沉积和放射虫动物群的发现及对前陆盆地演化的制约 [J].
丁林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1) :47-58
[2]   玄武岩类形成的大地构造环境的Th/Hf-Ta/Hf图解判别 [J].
汪云亮 ;
张成江 ;
修淑芝 .
岩石学报, 2001, (03) :413-421
[3]  
西藏南部的滑塌堆积.[J].王连城.地质科学.1982, 02
[4]  
中国蛇绿岩.[M].张旗;周国庆著;.科学出版社.2001,
[5]  
西藏日喀则弧前盆地与雅鲁藏布江缝合带.[M].王成善等著;.地质出版社.1999,
[6]  
西藏西南部蛇绿岩及其地体构造.[M].夏斌等著;.中山大学出版社.1998,
[7]  
西藏自治区岩石地层.[M].西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编著;夏代祥;刘世坤主编;.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1997,
[8]  
喜马拉雅地质.[M].喜马拉雅地质文集编辑委员会 编.地质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