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扬子及邻区层序地层与原型盆地演化

被引:22
作者
戴少武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关键词
原型盆地; 大层序; 沉积格架; 幕式演化; 中扬子及邻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扬子及邻区原型盆地可划分为 9个大层序 ,其中 ,1~ 6大层序由中、古生代海相地层组成 ;第 7大层序为早、中侏罗纪的陆相沉积 ;第 8大层序为晚侏罗世的前渊沉积 ;第 9层序为晚白垩世至第三纪的伸展盆地。震旦纪 ,中部地区为台地相环境 ,向南为浅海陆棚环境 ,向北以陆表海为主 ;寒武纪至早奥陶世为典型的大陆边缘盆地 ;中、晚奥陶世至志留纪为裂谷盆地发展阶段 ;泥盆纪至石炭纪该区发生广泛海侵 ,与华南海域和太平洋海域多处相连 ;二叠纪至早、中三叠世为原型盆地的重要转型时期 ,随着分隔秦岭微板块与扬子板块的勉略古洋盆向东打开 ,扬子北缘由前期的区域性隆起转变为向北加深的大陆边缘盆地 ;晚三叠世经历了两次幕式旋回 ,巴东组沉积时期盆地沉降缓慢 ,九里岗组沉积时期则较快 ;早、中侏罗世原型盆地早幕 (早侏罗世 )沉积缓慢 ,晚幕 (中侏罗世 )快速沉降 ,以水下沉积作用为主 ;晚侏罗世可划分为两大构造演化阶段 ,早期构造活动相对平静 ,晚期强烈 ;晚白垩世至老第三纪 ,盆地范围缩小 ,以湖泊、河流体系为主。由此 ,中扬子及邻区在地质历史时期经历了 4种不同性质的原型盆地 ,具有幕式充填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229 / 23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秦岭造山带的结构构造.[J].张国伟;孟庆任;赖绍聪.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1995, 09
[2]   滇黔桂晚海西—中印支伸展裂谷海盆地的演化 [J].
夏文臣 ;
周杰 ;
雷建喜 ;
张年茂 ;
彭阳 .
地质学报, 1995, (02) :97-112
[3]  
中国层序地层研究.[M].王鸿祯等[著];.广东科技出版社.2000,
[4]  
江汉及其邻区盆山耦合关系与油气.[M].戴少武等著;.西北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