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生物学到地球生物学的跨越

被引:38
作者
谢树成 [1 ]
龚一鸣 [1 ]
童金南 [1 ]
史晓颖 [2 ]
赖旭龙 [1 ]
冯庆来 [2 ]
王红梅 [1 ]
杜远生 [1 ]
王永标 [1 ]
颜佳新 [1 ]
张克信 [2 ]
殷鸿福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地质过程与矿产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球生物学; 分子化石; 微生物; 环境; 生命之树; 协同演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1 [普通古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学科体系和科学问题为导向,对当前国际上出现的地球生物学从学科分类体系、形成背景、主要研究方向、亟待突破的分支学科及其与之相关的研究领域进行了评述.作为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地球生物学在地球科学中应具有独立的一级学科地位,类似于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地球生物学主要研究地球系统的生命运动,涉及地球环境与生命系统的相互作用.它的形成与发展既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也是当今世界对所面临重大人类-环境-资源问题的响应.分子地球生物学、地球微生物学、地球生态学、地球生理学等地球生物学中的二级学科还有待尽快突破,以形成地球生物学的成熟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2327 / 233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分子地质微生物学研究方法述评 [J].
王红梅 ;
谢树成 ;
赖旭龙 ;
黄俊华 ;
杨娇艳 .
地球科学进展, 2005, (06) :664-670
[2]   浅谈我国地球环境与生命过程研究中的一些科学问题 [J].
周忠和 ;
骆永明 ;
董云社 ;
袁训来 ;
高星 .
科学通报, 2005, (02) :195-200
[3]   我国的地球系统科学研究向何处去 [J].
汪品先 .
地球科学进展, 2003, (06) :837-851
[4]   探索大洋碳储库的演变周期 [J].
汪品先 ;
田军 ;
成鑫荣 ;
刘传联 ;
徐建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3, (21) :2216-2227
[5]   全球变化研究进展与展望 [J].
陈宜瑜 ;
陈泮勤 ;
葛全胜 ;
张雪芹 .
地学前缘, 2002, (01) :11-18
[6]   20世纪古生物学的重大进展及21世纪战略重点 [J].
张弥曼 ;
陈旭 .
地球科学进展, 2001, (05) :624-628
[7]   生物地质学 [J].
殷鸿福 .
地球科学进展, 1994, (06) :79-82
[8]   Microbial communities in the deep subsurface [J].
Lee R. Krumholz .
Hydrogeology Journal, 2000, 8 (1) :4-10
[9]  
殷鸿福等著.生物地质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