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两井油田下白垩系泉头组四段低渗透储层孔隙成因与储渗单元特征

被引:4
作者
田成
陈翠柏
田崇鲁
曾联波
黎革全
孟令波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北京
[2] 石油大学地球科学系!北京
[3] 吉林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松原
关键词
岩石微相; 低渗透储层; 孔隙成因; 次生孔隙; 储渗单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低渗透油藏是现代石油工业重点研究方向之一。吉林两井油田是中国具有代表性的低渗透油田。将研究区下白垩系泉头组四段储层砂岩划分成 5种岩石微相。分析了近源沉积物、成岩作用及粘土矿物演化对低渗透储层物性的影响 ,复杂的成岩作用是低渗透储层非均质性的主要成因。讨论了低渗透储层孔隙的成因、粘土矿物与微孔隙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了4种储层 ,最后根据储层特征与裂隙发育程度建立了 4种低渗透储层油气储渗单元类型
引用
收藏
页码:445 / 45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油气储层评价技术.[M].裘亦楠等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2]  
沉积环境和相.[M].(美)里丁(Reading;H.G.)著;周明鉴译;.科学出版社.1985,
[3]  
沉积物和沉积岩的成因.[M].()W.V.恩格尔哈特著;王东坡等译;.地质出版社.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