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早期物源分析

被引:28
作者
梁积伟 [1 ]
肖丽 [2 ]
高小林 [3 ]
杨文明 [4 ]
机构
[1] 长安大学成矿作用及其动力学开放研究实验室
[2] 西北大学大陆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3] 西北大学科研处
[4] 塔里木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晚三叠世早期; 古流向; 矿物组合; REE配分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51 [三叠纪(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晚三叠世早期古水流方向及沉积物扩散方向、轻重矿物组合特征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等的分析,发现延长组沉积早期古水流方向明显具有从湖盆四周向中心汇聚的特征,并可从轻重矿物组合上可以划分出5个物源方向,即东北、东、南、西南和西北方向,其中东北、西南和西北物源是主要物源方向。以东北方向物源明显占优势,南物源影响范围较小为特征。延长组早期沉积的母岩主要为太古宙的复杂变质岩系及下元古界的变火山-沉积岩系。其中,盆地东北部物源来自古阴山及大青山提供的稳定物源,因此三角洲沉积大面积发育;西南物源主要来自秦祁褶皱造山带的早古生界片麻岩、花岗岩类,以距离源区近,沉积物粒度明显比东北物源区粗为特征。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部晚古生代早—中期物源分析 [J].
陈全红 ;
李文厚 ;
王亚红 ;
金栓联 ;
高永祥 .
现代地质, 2006, (04) :628-634
[2]   碎屑重矿物分析对库车坳陷白垩—第三纪物源变化的指示 [J].
李双建 ;
石永红 ;
王清晨 .
沉积学报, 2006, (01) :28-35
[3]   东海盆地丽水凹陷古新统沉积岩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J].
刘俊海 ;
杨香华 ;
于水 ;
吴志轩 ;
加东辉 .
现代地质, 2003, (04) :421-427
[4]   鄂尔多斯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物源分析 [J].
魏斌 ;
魏红红 ;
陈全红 ;
赵虹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447-450
[5]   中国西北地区石炭系泥岩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朱如凯 ;
郭宏莉 ;
何东博 ;
罗忠 ;
邵龙义 .
现代地质, 2002, (02) :130-136
[6]  
何自新等著.鄂尔多斯盆地演化与油气[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3
[7]  
杨俊杰著.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