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胁迫下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被引:10
作者
刘振举 [1 ,2 ]
蔡强国 [1 ]
李国强 [1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陆地水循环及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东北黑土区; 水土流失; 生态安全; 评价指标体系;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09.06.024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在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是生态安全最重要的胁迫因子。从水土流失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成因、危害、现状以及防治等4方面因素的具体分析,引入一系列相关评价指标,结合指标选取的一些基本原则,参考压力(P)—状态(S)—响应(R)模型框架模式和专家的建议,对初选指标进一步筛选和分类,建立了东北黑土区水土流失胁迫下的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为系统压力P,系统状态S,系统响应R共3大部分;由8个一级指标,21个二级指标构成。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9+78 +7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黑龙江省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邱微
    赵庆良
    李崧
    张建祺
    [J]. 环境科学, 2008, (04) : 1148 - 1152
  • [2] 黄土丘陵区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李芬
    王继军
    [J].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06) : 184 - 188
  • [3] 黑土区水土流失对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张兴义
    孟令钦
    刘晓冰
    隋跃宇
    张少良
    Stephen JHerbert
    [J]. 中国水利, 2007, (22) : 47 - 49
  • [4] 东北黑土区土壤侵蚀研究进展
    崔明
    蔡强国
    范昊明
    [J]. 水土保持研究 , 2007, (05) : 29 - 34
  • [5] 吉林省西部生态安全评价
    李晓燕
    王宗明
    张树文
    [J]. 生态学杂志, 2007, (06) : 954 - 960
  • [6] 黄土丘陵区农业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肖薇薇
    谢永生
    王继军
    [J]. 水土保持通报, 2007, (02) : 146 - 149
  • [7] 辽西大凌河流域生态安全评价
    王宏昌
    魏晶
    姜萍
    吴钢
    [J].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2) : 2426 - 2430
  • [8] 东北农牧交错带土地生态环境安全指标体系的建立与综合评价——以镇赉县为例
    汤洁
    朱云峰
    李昭阳
    斯蔼
    崔建
    [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06, (01) : 119 - 124
  • [9] 基于G IS技术的黑龙江省典型土壤有效土层厚度调查研究
    解运杰
    刘凤飞
    白建宏
    孙雪文
    [J].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06) : 255 - 257
  • [10] 东北黑土区坡耕地水土流失及防治技术研究进展
    杨文文
    张学培
    王洪英
    [J].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05) : 236 - 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