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材线虫病研究进展(综述)

被引:34
作者
秦复牛
潘沧桑
机构
[1] 厦门大学生命科学院
关键词
松材线虫; 遗传学; 分子生物学; 防治;
D O I
10.13610/j.cnki.1672-352x.2003.04.006
中图分类号
S763.3 [虫害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90402 ;
摘要
主要就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的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及松材线虫病的防治等方面进行综述。松材线虫与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在试验条件下能够种间杂交,但绝大多数杂交后代无繁殖能力,有些松材线虫种下水平杂交后代的宿主特异性及侵袭力会发生改变。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研究表明,松材线虫可分为美国、日本和加拿大三种亚型,日本亚型和美国亚型具有更近的亲缘关系。已筛选出一些具有鉴别特征的分子标记。对松材线虫病这一顽症,目前还只能"以防为主",发展快速分离和早期诊断的检疫检验技术对预防该病具有一定的实用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370 / 3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松材线虫病致病机理的研究进展
    杨宝君
    [J]. 中国森林病虫, 2002, (01) : 27 - 31+14
  • [2] 日本亮耳菌──一种新的杀线虫真菌
    莫明和
    李国红
    董锦艳
    张克勤
    刘美华
    [J]. 菌物系统, 2000, (04) : 529 - 533
  • [3] 亮耳菌杀线虫活性的稳定性
    董锦艳
    莫明和
    陈江虹
    李沁元
    张克勤
    [J]. 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5) : 365 - 368
  • [4]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种间及种下群体的RAPD指纹分析
    郑经武
    许建平
    吴玉良
    李德葆
    [J].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1998, (06) : 35 - 39
  • [5] 苦豆碱防治松材线虫病的林间试验
    赵博光
    吴如其
    李小平
    [J]. 林业科学, 1998, (06) : 3 - 5
  • [6] 利用管氏肿腿蜂防治松材线虫病的研究
    宋世涵
    张连芹
    陈沐荣
    魏小琴
    王炳真
    杨亮
    谢诚
    陈纪文
    [J]. 广东林业科技, 1998, (03) : 38 - 42
  • [7] 土壤真菌培养物对松材线虫生长和繁殖抑制作用的研究
    孙建华
    [J].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7, (03) : 82 - 88
  • [8] 苦豆碱对松材线虫的杀线活性
    赵博光
    [J]. 林业科学, 1996, (03) : 243 - 247
  • [9] 松材线虫和拟松材线虫的杂交遗传差异研究
    刘伟,杨宝君
    [J]. 林业科学研究, 1994, (05) : 469 - 474
  • [10] 不同龄级马尾松对松材线虫病抗性的探讨
    徐福元,席客,徐刚,周元生,许文力,徐克勤,葛明宏
    [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 1994, (03) : 27 -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