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在河、湖、三角洲复合沉积体系的应用——以朝阳沟油田扶余油层开发区块为例

被引:25
作者
张世广
柳成志
卢双舫
张雁
吴高平
刘秋宏
机构
[1] 大庆石油学院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 基准面旋回; 扶余油层; 沉积环境; 砂体; 含油性;
D O I
10.13278/j.cnki.jjuese.2009.03.002
中图分类号
P539.2 [层序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运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原理和方法,结合探井及密井网开发井资料,在朝阳沟油田朝1-朝气3区块扶余油层识别出向上"变深"、向上"变浅"、对称型及其不同可容纳空间条件下的7类共41个短期基准面旋回,并以沉积动力学观点详细剖析了其成因及特征。按照短期基准面旋回的结构类型、叠加样式组合了7个中期基准面旋回,并结合区域标志层识别出2个长期基准面半旋回,进而建立了高分辨率层序地层格架。本区长期基准面下降半旋回砂体总体不发育;在长期基准面上升半旋回早期发育的河流相砂岩厚度,有效厚度均较大,砂地比高,含油性好,且随长期基准面的上升逐渐变为三角洲、滨浅湖环境,砂体及含油性等逐渐变差。在各中期基准面由下降到上升的转换面附近砂体发育程度及其含油性在整个中期基准面旋回中相对最好。
引用
收藏
页码:361 / 36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理论在准噶尔盆地勘探中的应用 [J].
刘春慧 ;
金振奎 ;
张鑫 ;
王铮 ;
朱桂芳 ;
伍虹霖 .
沉积学报, 2008, (02) :249-256
[2]   三肇凹陷青山口组源岩生成油向下“倒灌”运移层位及其研究意义 [J].
付广 ;
王有功 .
沉积学报, 2008, (02) :355-360
[3]   高分辨率层序框架内小层综合对比方法 [J].
袁新涛 ;
沈平平 .
石油学报, 2007, (06) :87-91
[4]   河流相层序地层划分方法——以松辽盆地下白垩统扶余油层为例 [J].
邓宏文 ;
吴海波 ;
王宁 ;
Timothy ACross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5) :621-627
[5]   沉积记录中的古气候周期及其在高频层序形成中的意义 [J].
刘占红 ;
李思田 .
地质科技情报, 2007, (02) :30-34
[6]   沉积物的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与盆地构造、古气候背景 [J].
王国栋 ;
程日辉 ;
于民凤 ;
姜雪 ;
崔坤宁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6, (02) :202-206+239
[7]   大庆长垣及以东泉三、四段扶杨油层浅水湖泊-三角洲体系沉积特征 [J].
李延平 ;
陈树民 ;
宋永忠 ;
王始波 ;
宋铁星 ;
李如一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5, (05) :13-16+103
[8]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对比与我国的小层对比 [J].
赵翰卿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5, (01) :5-9+12
[9]   松辽盆地层序地层特征及油气聚集规律 [J].
郭巍 ;
刘招君 ;
董惠民 ;
赵羽君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4, (02) :216-221
[10]   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基准面旋回识别 [J].
何玉平 ;
刘招君 ;
杜江峰 .
世界地质, 2003, (01) :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