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下扬子前中生代构造演化
被引:11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夏邦栋
机构
: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系
来源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
1998年
/ 02期
关键词
:
下扬子,前陆盆地,拗拉槽,撞击槽,东海造山带;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547,P534.5 [];
学科分类号
:
070904 ;
摘要
:
下扬子具有前震旦系变质基底,自震旦纪进入板内演化。震旦纪-早古生代发育三个向NE方向打开的拗拉槽,具有典型的三段式建造序列,槽内沉积作用不同于槽间区域的沉积作用。自晚奥陶世末期到志留纪末期,下扬子转变为前陆盆地。碎屑沉积厚度逾6000m,物质来自东侧,说明东侧有一新生的造山带崛起。自晚泥盆世初期到二叠纪末期,该造山带向前陆推挤,下扬子发生SN向引张,在晚二叠世出现成熟的撞击槽。槽内发育火山岩,碎屑沉积物来自该造山带。建议称之为东海造山带。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6
页数:8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